罗状元《醒世歌》,受益匪浅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罗状元《醒世歌》,受益匪浅
人生短暂,生死无常,就在眼前,不要过于计较和执着。

罗状元,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生于明弘治十七年,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明嘉靖八年己丑科状元,《明史》卷二八三有传。

醒世歌

罗状元

【原文】

欲无烦恼须念佛,知有姻缘不羡人

【译文】

如果想要没有烦恼,就需要一心念佛,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当你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因缘际会,一切都是缘分使然,就不会去羡慕他人的境遇。

【原文】

诸事随时若流水,此怀无日不春风

【译文】

劝人要顺应自然,让一切事情都像流水一样自然流淌,不要过于执着和强求。如果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每天都会如沐春风,内心充满平和与喜悦。

【原文】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译文】

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一片白云横在山谷口,使得许多归巢的鸟儿都迷失了方向。寓意着世间的纷繁复杂和无常变化,容易让人迷失自我,找不到内心的归宿。

【原文】

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便是家

【译文】

人生就像一场梦幻,世间万物都不过是暂时的寄托。只要内心安宁,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强调了内心的安定和超脱。

【原文】

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修

【译文】

世间的人都在忙碌中度过一生,又有谁肯在临死之前好好修行,反思自己的一生,寻求灵魂的救赎和升华呢。

【原文】

没有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译文】

比喻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取得成功,获得美好的回报,就像梅花只有经过寒冬的洗礼,才能绽放出扑鼻的香气。

【原文】

心至虚时能受益,事非经过不知难

【译文】

当人心达到空灵、谦虚的状态时,就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益处和智慧。而很多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会知道其中的艰难。

【原文】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译文】

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处世态度,一个人在安静独坐时,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过错,而在与人闲谈时,不要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对错。

【原文】

有时静念千声佛,无事闲看数卷经

【译文】

闲暇时静下心来念上千声佛号,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悠闲地阅读几卷佛经,表达了通过念佛诵经来修养身心,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原文】

理念深处尘念少,世情淡处道情浓

【译文】

当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深度时,尘世的杂念就会减少。在对世间人情世故看淡之后,对佛法道义的感悟就会更加浓厚。

【原文】

佛心本是凡心转,世味何如道味长

【译文】

佛心其实是由平凡的人心通过修行转化而来的,世间的功名利禄等种种滋味,又怎么比得上对道义的体悟和追求那样长久和深刻呢。

【原文】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译文】

知道的事情越少,烦恼也就越少。与太多人交往认识,就会陷入更多的是非纷争之中,强调了一种简单质朴、少惹是非的生活态度。

【原文】

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易循环

【译文】

即使拥有百年的富贵荣华,也难以长久保持,而六道轮回却很容易循环交替,暗示了世间的荣华富贵是虚幻无常的,人们应该更注重精神和灵魂的修行。

【原文】

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

【译文】

劝告人们要尽早走上修行的道路,因为一旦失去了人身,再想获得人身进行修行就会历经万难,强调了修行的紧迫性和人身的难得。

【原文】

世间最大唯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

【译文】

在世间,生死是最为重大的事情,与生死相比,白玉黄金等身外之物都显得毫无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关注生死大事。

【原文】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在眼前

【译文】

要以宽容豁达的性情和胸怀度过人生的岁月,因为人生短暂,生死无常,就在眼前,所以不要过于计较和执着。

【原文】

家富家贫休叹息,自无自有总由天

【译文】

无论是家庭富裕还是贫穷,都不要唉声叹气,因为一切的有无都是由上天决定的,应该顺其自然,知足常乐。

【原文】

平生衣食随缘过,才能清闲便是仙

【译文】

一生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要随缘而定,不要过于追求,只要能够过得清闲自在,就如同神仙一般,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理念。

【原文】

世事纷纷如电闪,轮回滚滚似云飞

【译文】

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变化迅速,如同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六道轮回的运转就像云飞一样不停歇,让人感叹世间的无常和生命的流转。

【原文】

今日不知明日事,那有功夫理是非

【译文】

今天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又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世间的是非纷争呢,表达了一种活在当下,不要被琐事所困扰的态度。

【原文】

算起万般混是梦,不如及早念弥陀

【译文】

仔细想来,世间的万般事物都如同梦幻一般虚幻不实,所以不如尽早念佛修行,寻求解脱和觉悟。

【原文】

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

【译文】

世间的荣辱得失纷纷扰扰地呈现在眼前,与其为之烦恼奔波,不如安守本分,顺应自然,随缘自在地生活。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读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5/2267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