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伟|卡普里奥的核心价值,是“看得见的人性”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对比 > 正文
金宏伟|卡普里奥的核心价值,是“看得见的人性”
作者:
单纯看卡普里奥的业务履历,在他数十年的法官生涯中,几乎未处理过重大刑事、民商案件。即便他升任首席法官,日常处理的依然是交通违章、轻微违法。打一个不准确的类比,他的工作,有点像公安机关的“法制”。可就是如此琐屑的工作,卡普里奥却能够让全世界看到真正的”法治精神“。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看得见的司法过程。它包含两个内容:“司法化”和“看得见”。

 

被敬称为“法官爷爷”的卡普里奥,因病去世。官媒自媒都在发文。

不过遗憾的是,各家只把目光聚焦在卡普里奥的“人性光辉”,却忘了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看到了卡普里奥的“人性光辉”?

卡普里奥于1936年出生在意大利移民家庭,父亲是杂工(有媒体说其父是送奶工,其实他爸爸什么都干,送奶送报卖水果,有工作机会就做),母亲无业。据说,卡普里奥10岁左右就给其父打下手,期间时常受到帮派分子或腐败警察的刁难。卡普里奥经常被父亲提醒:“如果你不想重复这样的生活,不想被人欺负,就要考上大学。”

一些官媒或自媒,不约而同地写道,是幼年的经历,令卡普里奥学会了对他人的共情。

这个说法,有道理,但也只能说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少时贫寒,堕入帮派的人,大有人在。出身寒门,实现阶层跃升之后便全力切割过往的人,同样大有人在。

所以,在我看来,家庭并不是唯一的“人性”之源。

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卡普里奥考上了大学,半工半读地完成了学业(期间还曾入伍服役),毕业后做了几年律师。

卡普里奥在律师执业期间,即积极参与当地的参政活动,曾担任罗德岛州议会议员,后被任命为普罗维登斯市政法院法官,直至2023年退休。

单纯看卡普里奥的业务履历,在他数十年的法官生涯中,几乎未处理过重大刑事、民商案件。即便他升任首席法官,日常处理的依然是交通违章、轻微违法。打一个不准确的类比,他的工作,有点像公安机关的“法制”。

可就是如此琐屑的工作,卡普里奥却能够让全世界看到真正的”法治精神“。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看得见的司法过程。它包含两个内容:“司法化”和“看得见”。

欧美国家,搜查司法化,当事人和律师可以向法官提出异议。而我们呢?局长盖个章就ok了。

逮捕司法化。当事人和律师也可以向法官提出异议。而我们呢?多数情况下,只收书面材料,也只回复书面材料。全程见不到人。

羁押司法化。是关着还是取保(欧美叫保释),当事人和律师同样可以向法官提出异议。我们这边,同样是交几张纸,见不到人。

以前写公号,也提到过我违停的事情。二环堵得一动不动,好不容易找机会下了辅路,我说从平安大街绕一下。因为堵的时间太久,实在憋不住,看到路边有个公厕,我就去小便了一下,前后三两分钟时间,出来就是一个违停。

还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发动机警示灯闪烁。为了避免主路突然趴窝,我把车开到路边,熄火,重启,发动机警示灯不闪了。为了确认车辆安全,我再次熄火,空挡踩了两脚油,发动机警示灯依然不闪。于是,我开车走人。整个过程也就三两分钟。又是个违停。

当然,说我违停,我认。确实停了。

但能不能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提复议?我是律师,我很清楚这个流程。等啊等,然后就给你书面驳了。压根见不到人。

再行政诉讼?一排又是还几个月。

你会发现,我们这边,想见个人,当面说说自己的理由。

好难啊。

都说“天理、国法、人情”,可连面都见不上,何谈“人情”?

为什么卡普里奥一听异议者急着给孩子送药,就免了处罚?因为面对面更有利于准确判断,形成心证。

中国诉讼文化中也有“五听”——言语(辞)、表情(色)、呼吸(气)、听力(耳)、视觉(目)。一个人说话的表情、语气、用词,能够直接影响裁判者的判断。而我们这边的很多事情,都是行政化、职权化的,很难有面对面的机会。

靠着几张纸,就认定了异议人到底是真的具备正当事由,或是巧言令色。

如梦如幻啊。

而相比于“司法化”,更重要的是“看得见”。

卡普里奥之所以能够被世人所知,源于他常年庭审直播。

当地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人民法庭》,自2000年开始即持续直播卡普里奥的庭审实况。社交媒体兴起之后,在电视台的基础之上,《人民法庭》又开通了网络账号,播放卡普里奥的庭审。2018年,《人民法庭》节目进入全国联播,连续三年(2021-2023)获得日间艾美奖提名。

没有庭审直播,外界是不可能知道卡普里奥的,更不可能感受到卡普里奥的“人性光辉”。

也许,没有庭审直播,卡普里奥依然是一个好法官,但他所能感动,一定只限于法庭上的亲历者。而有了庭审直播,“人性的光辉”就照耀了全世界。

卡普里奥不是法学家,手中没有最高法院的权柄,更没有处理过辛普森案式的重大案件。

以我们的世俗标准,卡普里奥的工作好low,职业生涯简直就是loser.

卡普里奥之所以能够成为令人尊重的“法官爷爷”,除了其自身的“人性”,更重要的,是司法化和镜头。

“司法化”,让公众与办案机关有一个相对对等的辩论机会。

“看得见”,如同抬头三尺有神明,自然就形成一种监督和促进,让镜头前的人,更多地表现出好的一面。

我们总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卡普里奥就是最好的案例。

然而,我们的庭审直播,反而越来越少了。

追念卡普里奥的时候,不要进入个人感动的误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微信公众号“念兹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2/226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