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特务机构林立,其中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最为人熟知,其权力惊人,令朝中官员闻风丧胆。
然而,在这些暗黑势力的背后,还有一个更神秘、更可怕的组织“内行厂”,不仅监控百官,甚至连东、西厂和锦衣卫都需听命于它,其掌权者大太监刘瑾凭借残酷手段掌控朝政,令所有官员避之唯恐不及。
朱元璋出身寒微,凭自身努力登基称帝,为了巩固统治,特设锦衣卫,专责宫中监察,搜集军情和官员秘密。
锦衣卫直接由皇帝掌控,不受其他机构管制,拥有逮捕大臣的权力,令朝中官员忌惮万分,朱棣继位后沿用锦衣卫制度,并为防止其权力过大,成立东厂与之制衡,自此,明朝厂卫体系正式形成。
到了明宪宗时期,为加强特务统治,增设西厂,权力超越东厂,侦查范围覆盖全国,并设有独立监狱和法庭,能在不经皇帝同意的情况下,随意逮捕和审讯文武大臣,权势极大。
但鲜为人知的是,明武宗朱厚照一手设立了内行厂,相比其他三厂,内行厂规模更大、特务更多,且制度更严密,侦查范围涵盖百姓与官员,甚至监控东、西厂及锦衣卫,成为明朝最大的特务机关,其手段尤为残酷,令其他厂卫闻风丧胆,官员们见了内行厂成员更是避之不及。
整体而言,锦衣卫负责监控官民,东厂监察官民与锦衣卫,西厂监视东厂,而内行厂则同时监督官民与三厂。
正德五年,刘瑾被罢黜,内行厂与西厂被撤销,尽管内行厂存在时间短暂,却残害了大量忠良,《明史》记载,内行厂恣意施刑,欺压百姓,是当时最黑暗的一环。
刘瑾借助内行厂权势打击异己、压迫群臣,即使是正直刚烈的御史王时中、汪澄,也难逃迫害。此外,内行厂无所不监,连民间言论皆在其侦查范围,民众不敢轻易声张,即便如此,由于厂卫之间相互制衡,明朝基层政治仍得以保有一线清明。
刘瑾倒台后,内行厂与西厂被废止,明朝只剩东厂与锦衣卫。末年,魏忠贤利用东厂势力迫害官员,导致无数冤案,厂卫制度的横行最终引发社会动荡,成为明朝衰亡的关键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