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太平洋沿岸自2013年起爆发一种神秘海星疾病,造成从墨西哥到阿拉斯加超过50亿只海星死亡,波及20多个物种,疫情持续至今。近日,科学家终于找出病因:是一种名为扇贝弧菌(Vibrio pectenicida)的细菌,这种病原体也会感染贝类。
这项研究于2025年8月5日发表在《自然生态与演化》期刊上,由加拿大哈卡伊研究所的普伦蒂斯等人主导,历时十多年。研究初期,科学家误以为是浓核病毒引发疫情,但后来发现这种病毒其实是健康海星体内的“常驻居民”,并非致病元凶。
导致病因迟迟未被发现的原因之一,是许多研究只使用死亡海星的组织样本。这些样本通常缺乏一种称为体腔液的重要体液,而体腔液是包裹并保护海星内脏器官的液体。最新研究正是通过对这一体液的深入分析,才首次发现扇贝弧菌的存在。
如今确认病因后,科学家可以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检测哪些海星个体仍然健康,并考虑将它们迁移到安全地区,或进行圈养繁殖。此外,研究人员还希望进一步了解是否有部分海星具备天然免疫力,并评估益生菌等方法是否能增强海星的防御能力,以遏止疫情继续蔓延。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