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几个月没发工资,这话要是放在以前,说破天都没人相信。
毕竟以前都认为体制内就是“铁饭碗”,福利好待遇高,不担心失业,工作还很体面。
然而,这种发工资难的情况还真不是胡编乱造,
根据南方都市报消息:
惠农财政补贴审计显示,16省175县截留挪用41.64亿元,用于偿还当地债务、发放公职人员工资等。至2024年6月底,拖欠相关地区农户补贴资金平均1年,最长9年。
这还不算!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显示: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于“三保”支出、偿还债务等。
当然,从公开消息来看,查出的问题不仅仅这些,这里也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这种违规挪用问题,近年来还真不少。
毕竟土地收益锐减,口罩事件叠加海内外大环境冲击,更加剧了行业的下行,很多企业都陷入经营困难,税收锐减,对于本身就依赖土地收入、企业税收的地方,显然也是压力山大。
这种背景下,体制外打工人、人人自危,体制内虽然好一点,但是危机也开始不断向这一群体蔓延。
从之前清查医疗行业,到体制内明确精简编制,再到最近消息地方挪钱发工资等,种种迹象表明,可能已经真到了养不起的那天。
很多人担忧,教师、医生、公务员,谁将下一个被精简?行内人士分析,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很残酷!
.01
教师会被精简吗?
随着新生人口的持续减少,很多人觉得,曾经被公认是“铁饭碗”的教师职业,可能是职业危机最快的一个。
这个可以从数据上发现一些端倪:
首先,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数量,过去十年,从17.2万飙升至1144.2万,增长了66倍。
其次,人口出生锐减,新生儿从10年前1600万,直线下降到902万。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过剩,而且如今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竞争激烈!
尤其是随着未来生源的不断减少,教师职业危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02
医生会被精减吗?
其实这个在过去的医疗行业整顿中,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比如过去我们对医疗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但最终大多就是罚款和警告,也没听说开除几个医生。
虽说这两年因为新生儿数量不断下降,也有不少医院出现部门收缩,但是考虑到老龄化加剧,每年近乎有超2000万老人退休,对医疗的需求还是挺大的,
再加上医生和其他领域也不同,他们是靠资历吃饭,同时医生的职业还关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未来,注定了医疗需求会爆棚,这个职业的危机也只是暂时的。
.03
公务员精简,会是大势所趋?
这一领域的职业危机也不是一点都不存在,咱们先来了解一段历史:
宋朝时期,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人均GDP高达2280美元,彼时的宋朝,不仅经济环境好,而且公务员福利也高。
那时的公务员一般年假100天,堪称历史上假期最长。
也正因为福利好,假期长,所以宋朝时期特别流行考公,街道治公务员规模暴增,
北宋总人口才3000多万,但官员数量就多达2万人,这么多人吃空饷,结局可想而知,
很多人成天无所事事,靠着国家俸禄过日子,最后积贫积弱,北宋国家由强转衰。
当然,这种路子在现在的我们可能不会存在,但公务员的资产危机也不是没有,
比如去年就有政策,明确对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简,
当然,这种精简也不是说裁员,而且,历史以来,公务员被裁还从未听说,即使是犯了什么事,一般也只是免职或者开除公职,所以这里所谓的经典,其实就是分配到其他部门。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几年考公的人数越来越多,毕竟一旦入公,环境不好,只是调来调去,或者降低福利,失业的几乎不存在。
写在最后:
短期来看,医生,教师,公务员三大铁饭碗中,都会因为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些薪酬下行压力。
但是长远来看,教师领域的风险相对更高一些,比如现在已经有不少地区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这个措施就一举打破了“一聘定终身”。
而对于公务员和医生来说,“被裁员”的可能性很小,顶多降低福利。
但也不得不承认,一旦大环境形势不好。肯定是每个人无一幸免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做好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