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44条人命的背后真相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北京暴雨44条人命的背后真相
作者:

近日北京洪灾导致密云一家养老院31人死亡,涉事养老院的墙上,留下疑是老人们挣扎求生的泥掌印。(网络截图)

今年北京暴雨造成重大灾害,据官方通报因灾死亡44人9人失联,受灾人数达到30多万。

尽管有专家洗地称这是极端气候。

但在极端天气的背后,人祸的原因在哪?政府的失职在哪?中科院气象学博士后,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气象科普委员会委员李汀做出了专业的分析。

今年北京的这场“超长版”的降雨,自7月23日8时至7月29日11时,跨度7天、持续147小时。

7天下了一年里将近4成的雨量。

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密云、怀柔、平谷、延庆受灾严重。

对于官方通报的受灾死亡44人,9人失联。

有很多灾民认为不可能死亡44人。

这几天,有网民披露,有上百具尸体被打捞起来。

密云水库泄洪真相对北京气象局分析造成北京强降雨的原因,网民说,目前最想听的不是专业解释,而是追问灾难来临之前,政府何为?旅居日本的李汀在其自媒体频道中表示,极端气候是天灾,但如果政府应对不力的话,就会发展成人祸。

对有的人说,极端天气灾害很难预报,不能苛责政府。

李汀表示,极端天气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确实是个难题,但要区分一个概念。

“大家一定要区分一点,就是预警和预报这两者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预报是提前判断未来会发生什么,比如说现在没下雨,天气预测明天要下雨,这是预报,它确实是有技术难度的。

预警,更多的是在天气灾害已经开始但还不严重的时候,比如说已经开始下雨了,雷达回波上已经观测到明显的信号了,但是还没有形成暴雨的规模。

那这时候来即时发布预警,提醒大家要规避风险,对于那些已经在低洼地山区的居民,就要打时间差,争取疏散转移逃生。

”李汀指出,发布预警,在现阶段政府是有能力做到的,也是职责所在。

她强调,这次京津冀强降雨,政府的问题就出在密云水库泄洪前的预警发布。

据北京日报报导,7月27日凌晨3时许,密云水库发生1959年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达到6550立方米/秒。

根据北京市防汛工作统一部署,密云水库启动向下游泄流。

7月27日下午3点,随著“开闸”的一声令下,密云水库第三溢洪道闸门开启,洪水顷刻间奔涌而出,经过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几个区,流向潮白河下游李汀观察到,启动泄洪的时间是27号下午3点,2点27分北京水务局才发布泄洪公告,还是发在自家官网上。

开始泄洪3个小时以后,到傍晚6点,才启动了一级防汛应急方案。

导致的结果是,“很多风险地区都是在泄洪开始以后,水都淹起来了,才收到了泄洪和防汛通知。

直到28号还有没有撤离完的。

”有很多密云区居民告诉外媒,事前没有收到洪水预警通知,一夜醒来,水已经到膝盖。

还有村民说,这次洪水是从山里冲下来的,村里还有三百多人没有转移出来,失联了。

密云养老院31人死亡真相28号凌晨,密云区泰石屯正养老中心被洪水围困,打电话求救。

李汀说,官方新闻称成功救出了48名受困人员。

“只说救出来多少,不说没救出来多少”。

后来南都记者找亲属做了核实,又找公开资料,说这家养老院一共有80个床位,居住着70多位老人。

其中工作人员8名,69位老人中有55人是全瘫或半瘫。

最后官方公布养老院死亡31人。

据陆媒财新网报导,洪水减退后,记者进入涉事的太师屯镇养老中心内,发现洪水留下的水位线,高度超过了房间内的衣柜,约有两米多高。

在房间里面的墙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人留下的泥掌印,印痕显示,疑是遇难者生前最后挣扎的状况。

幸存下来的老人大多是能行走的,他们想办法站上了窗台或椅子上才最终获救。

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却不幸罹难。

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承认,长期以来,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都是“安全”的,应急预案没有将其列入转移范围。

李汀认为,并不是这样的。

泄洪前需要保障的绝不只是“下游”,而是整个泄洪风险区,包括库区、上游河网周边、两岸堤坝、汇水支流等区域。

因为一旦泄洪开始,水位迅速抬升、流速加快,除了下游面临主洪峰压力,上游和侧岸也可能因回水、分洪、支流顶托等次生因素受到严重冲击。

所以这些区域同样是被纳入预警、转移和重点防护范围中的。

“政府既然设置了水利水务局,汇集了众多专业人员和行政资源,就应该用更科学、专业和负责的方式来确定方案,履行职责。

”还有人说,养老院工作人员负有责任,没有及时安排老人转移。

李汀说,“工作人员是有责任。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像养老院幼儿园之类的地方,它里面居住的老人、孩子、病人,他们没办法自救,也没办法自主撤离。

如果没有人来帮忙的话,他们就只能等在原地。

这种情况下,把撤离的决策权完全交给养老院或者幼儿园的某个领导、某个值班人员来判断,这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权责错位。

”李汀指出,更关键的是政府泄洪通报发布得晚,何况,养老院也不一定够人手来安排全员撤离。

“对于山区、村庄这种留守老人和孩子的集中地,对于老弱病残障的脆弱人群,政府就是有义务要制定专门的应急和救援预案,确保人员疏散,这是政府在启动泄洪之前就应该做的。

”李汀强调。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人民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04/225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