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报》公布一份非政府组织报告,揭露快时尚巨头希音(Shein)不透明的供应链以及压榨式工作环境的运营模式。
希音模式充分体现了无监管的外包链条、不透明的供应链以及压榨式的工作环境
《人道报》公布的一篇调查报告,揭露希音(Shein)超低价快时尚模式高度依赖劳工剥削,以牺牲女性、维吾尔人和底层工人为代价,充分体现了无监管的外包链条、不透明的供应链以及压榨式工作环境的运营模式。
报道指出:中国快时尚巨头-希音在其“无与伦比”的低价背后,掩盖着对大量工人、特别是女性和边缘群体的严重剥削。一项由法国行动援助组织(ActionAid France)与美国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观察”(China Labor Watch)联合展开的调查,揭示了这一不可持续的体系。
作为全球快时尚的领导品牌,希音每天上线超过7000个新款,最高甚至达5万款。这一建立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即时生产模式下的快时尚帝国,依靠极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零库存运行,支撑其压倒性的低价和巨量消费。然而这一模式建立在对工人权益的系统性侵犯之上。以广州的城乡结合部为例,希音依靠未受监管的“灰色工厂”网络,大量雇佣外来务工人员,在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安全措施的恶劣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工资低于生存线,工作时间可达12小时以上,严重超负荷。
女性处于生产链中的最底层,她们被安排在低薪、重复性高的岗位,如布料分拣和缝纫,薪酬低于男性,常常与丈夫一同被雇佣却无法独立计薪。这些女性也面临性骚扰和性别暴力的高风险,她们的劳动常常被“隐形化”,缺乏任何保护机制。
调查还揭示了希音与维吾尔人强迫劳动之间可能存在关联。2023年,希音与广东产业园达成战略合作,该园区被指是新疆棉花进入中国纺织链的重要入口。多家园区企业来自新疆,其中部分已被美国制裁。虽然希音宣称其产品在美国市场中不使用新疆棉,但在欧洲却没有类似法规限制。该品牌承认其棉花中约1.3%来源不明,存在巨大漏洞。
报告认为:“希音”不是一个例外,而是不可持续体制的产物。两家非政府组织(NGO)发出呼吁,要求全面供应链透明、建立全球强制尽责机制,堵上法律漏洞,并重构时尚行业的经济模式,走向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