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养老关停19支公司 中国养老保险业遇挑战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平安养老关停19支公司 中国养老保险业遇挑战

图为中国老年居民。(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官方日前核准靳超出任“平安养老”总经理,平安保险则持续推进“银行+保险”策略。此前,平安养老今年二季度以来陆续裁撤19家中心支公司。分析认为,这是当前中国经济困境下,平安养老为求生存的优化转型,整个养老保险业面临挑战。

人事调整延续“银行+保险”战略

7月30日,中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靳超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靳超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养老”)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这一人事变动,意味着平安养老进入新一轮管理层调整周期。

据公开资料显示,靳超曾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担任要职。此次调任延续了平安集团近年来在高管人事安排上的一贯策略:强化银行与保险的业务融合。

分析人士指出,靳超的上任,意在进一步推动养老金管理业务与集团旗下银行财富管理、私人银行、资管平台之间的资源联动,提升客户服务的链条深度与粘性。

19家分支机构关停运营体系“瘦身”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历次批复与备案文件,截至2025年7月中旬,平安养老已撤销位于沧州、承德、天水、驻马店、绵阳等5地的中心支公司,另有14家中心支公司处于退出流程中,待后续监管公示完成。

公司未对撤点行动作出公开评论,不过据“金融界”判断,相关机构多集中于非核心城市,业务体量有限,盈利能力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近年来包括泰康养老、国寿养老在内的多家养老险头部机构,均启动“增核心、减边缘”的机构瘦身策略,反映出行业整体在面对全国经济困境时,正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分析认为,平安养老密集关停19家中心支公司,在公司层面可以看作“战略优化”和“效率提升”,但它确实也可以被视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不景气的一个外在反应。

经济压力传导至养老险传统业务面临挑战

根据平安养老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5.0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8.67%;但同期净利润逆势增长61.92%,达8.08亿元,在行业中位居前列。利润改善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是投资端回暖,权益类资产收益显著上升;二是成本端收缩,网点撤销和运营费用压降带来财务缓解。

不过从年度数据来看,传统业务正面临下行压力。2024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65.95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为-37.22亿元,亏损主要来自短期高收益产品退场后的空窗期。

2023年底,金融监管总局明令要求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保障本源”,平安养老此前依赖的短期高收益理财型产品因此被迫下架。

这一背景表明,依赖理财型产品驱动业务扩张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公司正试图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但这一转型尚处阵痛期。

监管评级承压客户信任问题待解

尽管偿付能力指标充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平安养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仍达333.48%,远高于监管最低要求。但其风险综合评级仍为C类,主因在于:

1.2025年一季度涉诉案件78起,同比增长40%;

2.上半年被监管机构处罚12次,累计罚款217万元,涉及“未履行说明义务”“虚假资料”等问题;

3.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2025年投诉量同比增长45%,其中68%最终转化为司法程序。

个人养老金增长乏力“生态服务”仍是短板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平安养老账户增速不及行业平均。

据《中国基金报》统计,企业年金客户数较2024年底减少8%;个人养老金方面,开户人数较2024年底仅增长3.2%,人均年缴费不足3000元,远低于国家政策设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平安养老在个人养老金市场份额已从2023年的第三名下滑至2024年第七。

与此同时,公司在“保险+医养”生态构建方面进展缓慢。相比之下,泰康养老2025年新增养老社区床位1.2万张,服务能力明显领先。平安养老尚未建立成规模的实体网络,护理人员数量仅为泰康的约1/3。业界认为,服务能力不足将持续限制其在高端养老市场的拓展潜力。

“大家养老”连年亏损转让养老保险业面临类似挑战

平安养老的转型困境并非个例。事实上,整个专业养老保险行业面临类似挑战。

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早在2024年7月,成立于2019年的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家养老”)就挂牌转让3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0%。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汉垚报导,大家养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86.93%、403.51%,远超监管最低标准,但其近两年却连续亏损。

2022年和2023年,大家养老分别亏损1.32亿元、1.59亿元。根据2024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一季度末,大家养老亏损达1.37亿元。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大家养老持续亏损且亏损有加大的趋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2024年一季度中国9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中,有5家盈利、4家亏损。其中泰康养老亏损金额居首,达11.84亿元;大家养老亏损1.37亿元;新华养老亏损0.13亿元;恒安标准养老亏损0.04亿元。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31/225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