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标志图。(Kirill Kudryavtsev/AFP)
微信视频号23日启动“团播低俗内容”专项治理行动称,对直播中出现的不雅行为“零容忍”,情节严重者将被永久封禁。此举迅速引发社会热议,多位学者与网民质疑平台尺度模糊、管控过严,此类治理反映出中国网络舆论空间的进一步收紧。
根据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7月23日发布的通告内容,近期巡查发现,一些“团播”账号存在抽打臀部、泼水湿身、刻意抬腿、仰拍特写突出敏感部位,以及穿戴女仆装、撕裂丝袜等具有性暗示意味的行为。这些内容被认定严重违反《微信视频号运营规范》,被列入整治重点。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者宗学敏(化名)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治理背后反映出当局试图统一思想、严控民间影响力的趋势。他说:“近年来官方不断要求党员干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事实上对普通百姓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只是不名言而已。比如像团播这类短视频平台影响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官方的宣传话语越来越无力,自然会加大控制。”
宗学敏分析称:“真正的问题不是低俗,而是中(共)国的政治制度不准年轻人表达真实情感和个性生活。只要是受欢迎的内容,就容易被贴上‘低俗’标签并加以禁止,我们看到中共建政以来一直如此。这次是微信视频率先表态,其它平台也会迅速跟进。”
该行动也引发普通用户的不满与困惑。一位昵称为刘女士的网民质疑:“为什么西方那些穿得暴露的视频不被禁,我们正常发个孩子在游泳池的视频反而被禁?”另一名微信用户“Z茹”表示:“我发我家宝宝两岁生日,竟然被标注为‘低俗’,简直莫名其妙。”还有用户“逃妖倾城”抱怨称:“几个月大的孩子游泳视频也违规了,难道婴儿也要穿长裤吗?”
网民“墨老”在评论区写道:“我同事退休改行做木匠,我写‘技师改行了’都被认定是挑逗性暗示,这不是在规范内容,而是在歪曲文化。”也有用户提出制度性疑问:“平台不是先审核再播出吗?如果审核通过了,为什么还要事后惩罚?”另一条评论则讽刺道:“如果你心里脏,看什么都是脏的。”
一位自称是团播主播的用户邵军也表达不满:“互动动作本来就是增加娱乐性,现在却被说成低俗,根本不给主播空间。我们哪还有活路?”
除了对内容标准的质疑,许多网友也关切当局此次行动的透明度。一位用户写道:“到底什么叫‘情节严重’?平台是不是应该给出明确标准,而不是‘一刀切’?说封就封,完全没有申诉的空间。”
旅居日本的杨先生则对大.纪.元;表示,西方国家虽然也监管不当内容,但普遍采用平台自律、用户举报与司法介入的模式,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尺度问题。他说,“中(共)国政府总是以权力禁止民众文化娱乐与思想表达,这是典型的不信任管控。它不是针对低俗,而是害怕无法掌控言论主导权、无法影响年轻人的思想。”
目前,微信方面表示,专项治理将持续推进,对违规团播内容“零容忍”,以“确保平台风清气正”。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近年来飞速扩张,成为创业者和个体营利的重要平台。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8.4%。
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的网络视听相关企业超过75万家,其中超过八成为微型企业,小微平台在吸纳就业、推动地方经济中扮演关键角色。
有舆论认为,微信此次治理行动看似聚焦低俗内容,实则反映出当局对网络空间“失控感”的警觉。随着传统宣传难以有效覆盖年轻人群体,团播、短视频等新兴形式不断成为主流舆论阵地,当局的管制措施也越来越严厉。一位网民写道:“整顿低俗不能成为打压表达的理由,否则风清气正,只剩一片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