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教科书级操作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智谷趋势:教科书级操作

一场最远跨越万里的无人机奇袭,让号称“全球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出了洋相。好莱坞都不敢拍的神剧情,却在如今的俄乌战场真实上演了。

几百架无人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俄罗斯腹地,用极低的代价造成了几十亿美元的战略级装备损失。

从袭击发生的位置来看,更是匪夷所思:这次受到攻击的机场,都位于俄罗斯国土的大后方,攻击目标最远到了西伯利亚,靠近俄罗斯和蒙古国边境,直线距离乌克兰足足4000公里!妥妥的是万里奇袭。

这算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空军遭遇最惨重的损失了。有俄罗斯军事博主惊呼:这是俄版的“偷袭珍珠港”事件!

眼看着走向谈判桌的俄乌,年内结束战争的希望,又一次被炸得稀碎。事件背后是一场惊天巨变,其更深远的影响是:

必将催生新的战场革命

这场足以载入教科书的特种作战,背后透露了什么重大信息?又将如何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

此次事件,俄罗斯到底损失多少架战略战斗机?目前众说纷纭。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6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的战果是,这个代号为“蛛网”的特种行动,对俄境内多个的军用机场发动大规模无人机攻击,击毁或损坏超过40架俄战略飞机,“俄罗斯约34%的战略轰炸机被攻击”。

图源:战区频道

但俄罗斯方面予以否认,表示实际上仅仅可能摧毁了两架图-95战略轰炸机及一架安-12运输机。其余受损飞机在维修后均可恢复作战能力。

美国“战区”网站则根据商业卫星地图观察,统计出俄罗斯至少有13架大型飞机被摧毁或损坏,包括8架图-95轰炸机、4架图-22轰炸机和一架安-12运输机。

商业卫星图显示,伊尔库茨克别列亚基地至少有4架图95受损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属实,俄罗斯的损失都不小。

要知道,图-95和图-22在俄空军序列中属于“战略轰炸机”,简单说就是用来发射核弹的。而且,这两款战机都属于“苏联遗产”,目前俄罗斯已经生产不了,属于报废一架就少一架。

毫无疑问,这一次俄罗斯吃了大亏。不仅损失了昂贵的战略装备,更是在士气上受到严重打击。

乌克兰的这次经典奇袭,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首先要了解一个背景,在俄乌战争开打之后,乌军就多次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俄基地进行攻击。比如今年3月,乌军就袭击了恩格斯军用机场,这里距离俄乌边境约700公里,俄军的战机经常从该机场起飞。

可见,无人机长期以来就困扰着俄军。这也导致俄空军决定把大量飞机往后方撤。毕竟俄罗斯是面积第一大国,战略纵深那相当大,总能避开无人机吧?

没想到,论战争的想象力,还是乌克兰更胜一筹。

根据乌克兰通报,“蛛网行动”历时18个月策划和实施,由总统泽连斯基亲自协调,乌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率队直接实施。计划主要分几步:

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把无人机零件走私进俄罗斯境内;

其次,在俄罗斯租个仓库把无人机组装好,然后藏在卡车木质暗格内;

最后,雇佣几个当地司机把卡车开到空军基地附近,特工远程激活无人机,飞向机场;

接下来就是各种爆炸了。等到俄安全部门回过神来,乌克兰的特工早就跑没影了,现场只抓了几个不知情的司机。

如此脑洞大开的计划,上次见还是以色列萨德针对真主党的“传呼机炸弹”。不得不说,乌克兰也有高人。

这场作战行动还有几个细节,非常魔幻:

第一,为了合法地组装无人机,乌克兰特工专门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办公室就租在当地俄联邦安全局旁边的写字楼,美其名曰“观摩同行”。这真的是贴脸开嘲讽了。

第二,为了确保精准打击目标,情报部门对乌克兰波尔塔瓦远程航空兵博物馆的图-22M3和图-95MS进行建模,编写出一套引导无人机自主判断目标、自动攻击的算法。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长马柳克介绍作战细节

从乌克兰披露的第一视角视频来看,这些自杀无人机不是随便乱撞,而是专挑飞机的薄弱部位(比如油箱)下手。

“战区”网站分析称,乌克兰的此次使用的无人机,很有可能使用了最新的AI图形识别技术,或者使用了星链作为远程控制手段。

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用激光或者雷达制导,无人机自己就能选择打击目标。

这样的战法,颠覆了很多人对现代战争的想象。

要知道,自从今年以来,战场胜利的天平一直在往俄罗斯方面倾斜:不仅基本收复了库尔斯克州的失地,在乌克兰境内也节节推进。开源情报显示,俄军控制区5月增加了450平方公里,“这是至少6个月来俄军推进速度最快的月份”。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智谷趋势Trend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606/222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