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喝错牛奶提高肝癌风险?护肝喝奶方法做到3原则就不怕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哈佛研究:喝错牛奶提高肝癌风险?护肝喝奶方法做到3原则就不怕

牛奶一向被视为营养界的明星食材,富含优质蛋白质与钙质,是不少专家的心头好。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期一项研究却显示,不同类型乳制品对肝脏产生的影响大不同,其中部分乳制品可能与肝癌风险有关,有些却反而是护肝好帮手?为什么会这样?

哈佛研究:这样喝牛奶增加肝病风险?看怎么喝、喝多少

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日前在脸书粉专分享一则哈佛公卫学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历时15年、追踪49万名受试者,分析发现全脂乳制品摄取量越高,罹患慢性肝病与肝癌的风险也越高。

其中,全脂牛奶被视为头号嫌犯。黄轩医师指出,这样的结果可能与三项因素有关:

促进IGF-1生成:全脂牛奶可能提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进细胞增生并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癌变风险。

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取:可能诱发脂肪肝与慢性发炎,加速肝纤维化。

雌激素残留:全脂牛奶中残留的雌激素荷尔蒙含量相对较高,对于肥胖或有慢性肝炎患者等属于敏感族群者,恐成为长期微刺激源,相当于火上加油。

如果以护肝为出发点,黄轩医师建议选“低脂乳制品与优格”。以24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视为一份来看,研究显示,每周喝超过14份低脂牛奶,会降低46%慢性肝病死亡风险;每周吃超过4份无糖优格,会降低40%慢性肝病死亡风险,“还含益生菌,帮肠道、护免疫,一举两得。”

关键提醒!研究有其限制,正确喝奶原则知道会更好

虽然这项研究结果令人惊讶,但真的有需要担忧吗?不要自己吓自己!黄轩医师解释,这只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并非因果证明,无法直接断言“喝了就会得病”,当然更不能说“喝牛奶会导致肝癌”。对于有脂肪肝、B型或丙型肝炎、家族肝癌史的人,更重要的还是咨询医师或营养师,量身建议规划饮食方案。

更别说,这类研究都有诸多限制、正反论述,先前也不乏关于低脂牛奶的研究探讨其健康风险。2017年,哈佛大学公卫学院曾在《Neurology》期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每天饮用3杯以上低脂乳品者,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上升34%;反而同样喝3杯全脂乳品者,风险却下降18%。

那又为什么会这样呢?该研究依赖问卷调查,仍有潜在偏差,因此结论亦需谨慎解读,比如单靠卷纪录饮食是否准确?生活习惯等变因该怎么控制?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结果,因此也无法直接推断“喝太多低脂牛奶就会得帕金森氏症”,当然也就不必过度忧虑。

一边说全脂牛奶有风险、一边说低脂牛奶伤害健康,这些正反面研究看多了,不免让人烦恼到底牛奶怎么喝才能安心?营养师吕孟凡(营养面包)曾在部落格中分享观点,答案是“不用因为这些研究就对牛奶恐慌”!

1.饮食多元,适量摄取顾健康

事实上,牛奶仍然是优质的蛋白质、钙质来源,只要饮食保持多元、不要过度偏激,就可以放心享用,毕竟再好的东西过量都会变得不好。黄轩医师建议,首要注意总量的问题,总乳制品摄取一周不要超过21份、也就是一天以3份乳制品为上限,相对比较安全,同时日常饮食最好搭配高纤蔬果,借由丰富膳食纤维帮助调节肠内菌丛环境,相互加分。

2.乳制品挑选以少加工为佳

另一方面则是乳制品的挑选以“少加工、多原型”为原则,像是以无糖优格或希腊优格取代含糖优格,至于有额外添加糖的奶茶和奶酪,这类过度加工又加糖的乳制品就少碰为妙,减少饱和脂肪与添加糖负担。毕竟,添加糖摄取过量,本就是肝脏杀手,长期摄取多余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后就可能影响肝功能、提高肝炎和糖尿病的风险。

3.早晚一杯奶,运动养肌别错过

国健署早早就以“早晚一杯奶”提倡摄取乳制品的重要性,甚至提醒过大家约有8到9成民众,每天乳品摄取都不到1份!中高龄者补充乳制品可以摄取蛋白质、帮助预防肌少症;年轻人运动后来一杯乳制品也是绝佳时机,帮助补充能量、有利肌肉修复,牛奶可说是方便又快速的好选择!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601/222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