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油轮“鹰S号”停泊在芬兰湾波尔沃市附近的基尔皮拉赫蒂港。该船涉嫌属于俄罗斯影子舰队对五条海底电缆造成损坏。
2月25日,台湾海岸警卫队扣押了“宏泰58号”,该船涉拖断台澎第三海缆。这艘船注册于多哥,但全船船员均为中国籍。台南地方法院2月27日认定王姓船长毁坏海缆又否认犯行,裁定羁押禁见。另一起事件发生在1月初,一艘中国所有、同时挂着喀麦隆和坦尚尼亚国旗的“顺兴39号”船只,涉嫌拖断台湾东北外海的海底电缆后,逃逸失踪。
研究员佩吉(Mercedes Page)近日在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网站发文
,尽管中共多年来一直将台湾的海底电缆作为灰色地带行动的一部分,但其战术已悄然转变。以前涉及破坏行为的船只在中国注册,如今越来越多以外国国旗运营,形成影子舰队。这一策略类似于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战术。朝鲜和伊朗也经常使用影子舰队,以绕过制裁进行贸易,或运输非法商品。
这些船只通过复杂的企业结构运营,在一个国家设立空壳公司,管理层位于另一国,船只又注册在其他国家。它们使用欺骗性手段,包括操纵身份识别系统、关闭追踪系统、变更船名和国旗等。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依赖一支庞大的影子舰队,不仅用来规避石油制裁,还用来对北约发动混合战争。包括涉嫌损坏欧洲的海底电缆和关键基础设施。例如,芬兰当局在2024年12月扣押了“鹰S号”(Eagle S),该船涉嫌损坏了五条海底电缆。鹰S号注册于库克群岛,但由一家位于迪拜的公司运营,管理层来自印度。莫斯科否认与此事有关。
2024年11月挂着中共旗的“伊鹏3号”涉嫌割断了两条海底电缆,一条连接立陶宛和瑞典,另一条连接德国和芬兰。2023年挂着中共旗但由俄罗斯船员操作的“新新北极熊号”被指损坏了波罗的海的海底电缆和一条天然气管道。中共承认该船对损坏负有责任,但声称是意外造成的。这些案件突显了影子舰队作为混合战争的威胁工具,北约一直在努力揭露和遏制俄罗斯的混合战争。
台湾也注意到这一点。1月台湾将52艘涉嫌作为影子舰队运作的中国船只列入黑名单,这些船只注册在喀麦隆、坦尚尼亚、蒙古、多哥和狮子山等国家。台湾当局公开了详细的证据,包括船只所有权、国旗和追踪系统操控细节,以预防中共的否认。台湾追踪船只并登船检查,最近对一艘停留数周、悬挂俄罗斯国旗的船只发出了警报,该船在一条海底电缆附近徘徊。台湾意识到中共和俄罗斯在混合战争行动中的协调日益增强。北京的主要目标是对台湾施加压力,而不是隐瞒其意图。
然而,台湾海峡发生的事情不会仅限于台湾海峡。中共的影子舰队战术可能会扩展到印太地区,中共已经在该地区部署灰色地带战术,从对南海船只的恐吓和在争议领土水域的定向侵扰,到在战略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从中对其邻国施加影响。破坏海底电缆基础设施是北京施加胁迫的另一种战术,这种战术在破坏连接性的同时保持否认性,并运作于国际法和问责制的灰色地带。
从申请海底切割技术专利到揭示一个强大的新型深海电缆切割装置,中共显然正在为扩展其破坏海底电缆行动做好准备。当台湾努力保护其关键基础设施时,印太地区的国家应加强区域合作,并重新评估现有的威慑策略。
如果波罗的海和台湾周边的事件可以作为指标,那么印太地区的干扰已经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抗北京影子舰队行动的最有效方式是公开揭露。毕竟,一艘悬挂着邻国旗帜,但却是在听从北京指令行恶的船只,应该公开其恶行,并依法惩罚。
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艾兰德(Minna Alander)在卡内基基金会网站发表文章
,鉴于乌克兰战争,欧洲初步将焦点放在俄罗斯。而俄罗斯已经在超过6,000米深度进行水下军事演习,并收集北约成员国海底基础设施的资讯。多次事件中,俄罗斯船只被发现航行在欧洲海底电缆损坏时的附近海域。一些官员认为,造成最近波罗的海海底电缆断裂的罪魁祸首是俄罗斯。
一些美国和欧洲的官员则对华为建造和运营的海底数据电缆表示担忧,指出其网络安全和间谍活动风险。美国尤其强烈说服欧洲盟友避免安装由中国公司建造的电缆,欧洲人并不总是认同这一风险评估,这一点从巴基斯坦和东非连接欧洲的电缆(由华为运营、连接新加坡和法国马赛的25,000公里长的项目)于2022年12月全面投入运营中可以看出。然而,随着中共明目张胆地支持俄罗斯的战争,以及中国旗舰船只涉及两起波罗的海电缆被切断事件,欧洲开始将中共视为对欧洲安全的威胁,包括对其海底电缆的威胁。
2023年“新新北极熊号”事件发生后,10月北约防长们签署了一项新的“数位海洋愿景”倡议,2024年2月,欧洲委员会发布了首份《关于安全和韧性海底电缆基础设施的建议》,鼓励成员国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共享信息,并加强电缆维护和修复能力。
2024年10月底,在瑞典举行的北欧和波罗的海领袖峰会上,波兰总理图斯克提议波罗的海国家间建立一个联合海军巡逻计划,以保护海底基础设施。这个计划将与现有的波罗的海空中巡逻任务并行。但这些国家深知,任何保护措施必须与威慑紧密结合——单靠军事巡逻无法覆盖所有海底设施。
现行的国际法未能充分保护海底电缆免受破坏,也未能让肇事者负责,这一现实应促使欧盟推动更新当前地缘政治的法规。在此过程中,欧洲各国政府应确保在保护海底电缆方面的法律和监管工具更加一致。立法者还应探讨加重海底电缆损害的处罚,从源头上威慑破坏行为。
展望未来,欧洲各国必须改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公私部门之间的交流,以更清楚地了解海底脆弱性。他们应该投资新的海底基础设施保护技术和电缆修复能力,以提升电缆安全。他们应该战略性地分配资源,支持欧洲在海底电缆方面的领导机构。最后,他们应与合作国家开展创新举措,确保流经其电缆的数据安全,并深化与缺乏电缆修复能力国家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