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检视2016年后,中美贸易导致的美方逆差仍在扩大之中。对此,川普意识到对中国这种体制的无能为力,唯一办法是关税。
美籍华裔经济学家文贯中撰文说,川普现在用单枪匹马的办法,我提出要讲究团结同价值观,同体制的盟友的合作,并且不应简单追求双边贸易中顺差的对等,而应追求在多边关系中的贸易基本平衡,而且,在对非市场体制的经济体,不能简单地用对等关税,税率必须更高,才能抵消因价格体系的全面扭曲带来的产能持久而顽固地过剩这个使世界体系失衡的根源,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样才能集中对非市场体制经济体发力。
与其岁月静好,不如奋起一博。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会看到两种秩序的最后冲突。只能希望其解决的方式是和平的。
香港01署名文章称,川普是做地产生意的。地产商最擅长的手段是用银行用客户的钱,买国家的地,盖自己的楼,完成自己的商业目标。往往只需极少自有资金,就能做成一笔极大的生意,把财富集到自己名下。
川普当然清楚他的主要目标是中国,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它国家征收关税,把这些国家都抓到自己的利益网里。
现在这些国家把电话打给他,问他什么回事,求他降低关税。有些国家还主动表示要对美国实施零关税。这就等于他川普一毛钱没投入,就凭空造出了一张大牌,然后手握这张大牌作为筹码,坐到了庄家位置和各国交易。
作者杨大巍撰文说,川普是个语言型战术家,他说话不一定靠谱,但每句话背后都有用意。他不是政客出身,也不是学院派学者,而是一个混迹商界几十年的电视人物。他深知如何用语言制造注意力,用争议拉高热度。他发推特、喊口号、做直播,这些行为并非失控,而是精心设计的舆论布局。
举个例子,今天早上,川普一句"鼓励大家买入",大多数"聪明人"都不信,他的支持者信了,反对者骂了,媒体批了,但最终节奏还是被他主导了。他在公众话语系统中的核心策略,不是让人信服他,而是迫使对手被动回应他——你不回应,他独占话语权;你回应,就被他拉进节奏。
很多人不理解他对着空气高喊要价100的逻辑。可问题是,如果不喊这嗓子,他连一块钱都拿不到。喊了,哪怕只成交20,也值了。这就是川普的商业逻辑:敢喊,敢赌,敢拿捏情绪。他不怕你骂,甚至欢迎你骂——因为你骂得越响,越表示你被打中了神经。他要的就是你愤怒,你焦虑,然后他才能转身掌握节奏。
川普的操作逻辑其实不复杂:敢喊价,有筹码。他永远先开口,先定节奏。他永远不怕别人说他疯,因为那正说明他成功了。他要的从来不是被理解,而是被跟随。
你可以讨厌他,但你必须看懂他。因为他就在台上。他的战法不会变,他的节奏只会更快。而如果你还用上一轮的思维去预测下一轮,那只能说,未来还会继续被他带节奏。
在这个情绪化的时代,真正稀缺的从来不是愤怒,而是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