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占据冀州时,有一个神灵出现在河东郡,自称为度朔君,当地的百姓为他建立起一座神庙。
庙里有一个主簿名叫大福,陈留人蔡庸前往清河上任,路过神庙,便进去拜谒。
他有一个儿子名叫蔡道,已经死去三十年了,度朔君让人端来好酒款待蔡庸,并对他说:“您公子之前来了,想要见一见您。
”不多时,蔡庸便见蔡道走进庙里。
度朔君自称,他父亲祖父从前做……(此下原文缺了一段)兖州有一个姓苏的士人,母亲病了,便来到庙中祈祷,主簿对他说:“度朔君这会儿正被天上的神仙挽留住了。
”过了一会儿,便听到西北方传来阵鼓声,之后就见度朔君回来了。
不多时,又有一个人进到庙里,此人穿着黑色的单衣,头上长著五色的毛,都有好几寸长,没待多久就又走了。
之后又来了一人,穿着白色单衣,戴着很高的冠,冠的形状就像鱼头一样。
此人对度朔君说:“我从前到庐山时,和您一起吃白李,想起来不觉得有多久远,但竟已经过了三千年了,日月容易流逝,令人怅然。
”此人走后,度朔君对苏某说:“刚来的那人是南海君。
”苏某是个读书人,而度朔君同样通晓五经,尤其善于《礼记》,和苏某讨论起关于礼法的学问来,苏某完全比不上。
苏某向度朔君乞求可以救他母亲一命,度朔君道:“您家东边有一座古桥,已经坏了很久了,这桥是乡里人们的必经之路,而您母亲冒犯了这座桥,如果您能把桥修好,您母亲的病就会好了。
”后来,曹操讨伐袁谭,派人到庙里用东西换一千匹绢,但度朔君不肯给,曹操于是派张郃去毁掉他的庙。
张郃率领人马走到离庙还有上百里远时,度朔君就已提前知晓,也派出数万大军,沿着大道一路前进。
张郃走到离庙不到两里远时,忽然出现一阵云雾笼罩住他们,使众人根本找不到庙在哪。
虽然有神力,但度朔君还是对主簿大福说:“曹公气势正盛,我应该先避一避。
”后来,有一个神灵降临在苏某的邻居家里,苏某认出那神灵的声音正是度朔君,便问他这些年都去了哪,回答说:“之前迁去了胡人的地盘,和您已经阔别三年了。
”又派人去通知曹操,说自己想要修复自己原来的庙,如今落脚的地方不适合住,想要曹操帮他找个地方借住一段时间,曹操欣然同意,便腾出了城北的一座楼来让给了度朔君。
过了几天,曹操外出打猎,打到一个动物,有小鹿般大小,但四足格外得大,而且白得像雪一样,它的皮毛又软又滑,非常讨人喜爱,曹操便用作了自己擦脸的毛巾,但没人能说清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到了夜里,就听度朔君居住的楼上有人哭道:“我家孩子出去后一直没回来。
”曹操听说了此事,拍着手掌道:“他合该倒霉了。
”第二天清晨,曹操便领上一大帮人,牵著上百条猎犬包围了这座楼,猎犬闻到气味,纷纷在楼内楼外四处乱跑,不多时,便见有一个驴那么大的动物从楼上跳了下来,猎犬一拥而上将其咬死了。
那以后这个度朔君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搜神记》原文:袁绍在冀州,有神出河东,号度朔君,百姓为立庙。
庙有主簿大福。
陈留蔡庸为清河太守,过谒庙,有子名道,亡已三十年,度朔君为庸设酒,曰:“贵子昔来,欲相见。
”须臾子来。
度朔君自云父祖昔作……(注:此下有阙文)兖州有士人苏氏,母病,往祷。
主簿云:“君逢天士留待。
”闻西北有鼓声,而君至。
须臾一客来,著皂单衣,头上五色毛,长数寸。
去。
复一人着白布单衣,高冠,冠似鱼头,谓君曰:“吾昔临庐山,共食白李,忆之未久,已三千岁。
日月易得,使人怅然。
”去后,君谓士曰:“先来,南海君也。
”士是书生,君明通五经,善礼记,与士论礼,士不如也。
士乞救母病。
君曰:“卿所居东有故桥,坏久之,此桥乡人所行,卿母犯之,能复桥,便差。
”曹公讨袁谭,使人从庙换千疋绢,君不与。
曹公遣张郃毁庙。
未至百里,君遣兵数万,方道而来。
郃未达二里,云雾绕郃军,不知庙处。
君语主簿:“曹公气盛,宜避之。
”后苏井邻家有神下,识君声,云:“昔移入胡,阔绝三年。
”乃遣人与曹公相闻,欲修故庙,地衰不中居,欲寄住。
公曰:“甚善。
”治城北楼以居之。
数日,曹公猎,得物,大如麑,大足,色白如雪,毛软滑可爱。
公以摩面,莫能名也。
夜闻楼上哭云:“小儿出行不还。
”公拊掌曰:“此子合衰也。
”晨将数百犬绕楼下,犬得气,冲突内外。
见有物大如驴,自投楼下。
犬杀之。
庙神乃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