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川普政府将振兴造船业之研析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对比 > 正文
美国川普政府将振兴造船业之研析

一、前言

2023年全球造船综合竞争力评分,中国以90.6分,超越韩国的88.9分,排名世界第一。另迄2024年6月底,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及手持订单量等三项数据,均名列世界第一,当前中国商船则高达7,000多艘,亦是世界首屈一指。对比而言,美国于1960年代,拥有近3,000艘商船,但到了2024年,其商船总数只剩185艘,此一数量与中国有数十倍的差距。

就海上运能而言,在紧急情况下,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为扭转前述不利情况,提出将振兴造船业的规划,本文分从美国造船能力落后中国、川普政府振兴造船业作法、寻求韩国协助获取所需舰船、战略意涵及政策建议等面向,析论如后。

二、美国造船能力落后中国

从美国商船总数直线下降,以及新舰交付期程延宕,已显示其造船业的没落。此外,从鲁比欧(Marco Rubio)国务卿及川普总统在不同地点谈到美国造船业窘况,凸显该问题的严重性。例如,鲁比欧2月26日接受“福斯新闻”(Fox News)专访,曾表示美国由于依赖外国,缺乏自身的产能,美国的飞机、船舶制造厂没有跟上步伐,美国建造一艘船,中国就能建造10艘船,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弱点,不能继续存在。

川普总统3月4日在国会联席会议中,谈及美国在造船领域长期委靡不振,申明欲重振美国商业、军事造船实力。为了扭转当前造船能量不足问题,川普总统正透过签署行政命令,加速振兴美国造船能量。

三、川普政府振兴造船业作法

美国在上世纪造船能量遥遥领先,然而随着造船能力的衰弱,已经丧失这一部分的能量,要急起直追落后中国数十年之久的造船能量,确实有其难度。此外,面对未来在海外战争中需提供支援的造船和商业船队不足问题,让国会产生危机意识,呼吁优先致力于提升海运产业。

根据《华尔街日报》3月4日独家报导,川普政府正研拟一道涵盖18项措施的行政命令,旨在振兴美国造船工业的同时,削弱中国在全球海运产业的主导地位。该行政命令相关措施,摘要如表一。

 
表一 美国振兴造船业的相关措施
区分 内容
收取费用 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船只和起重机收取费用,借此增加收益。
新办公室 在“国家安全会议”(NSC)成立新办公室,强化国内海运部门。
薪资待遇 提升核动力船坞劳工薪资待遇。
采购流程 由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主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审视包括海军在内的政府采购流程。

资料来源:自由时报

透过行政命令,虽可加速执行,免除许多早期提案必须面临数个月检视,或难以预料的政治程序,可以对中国所属或制造船只,以及起重机收取费用,并将其用于国内海运投资。惟不可讳言的是,此种作法并无法快速振兴美国造船业,美国要维持海军舰艇及民用商船数量,短期内仍须仰赖具有造船能力的盟国。

四、寻求韩国协助获取所需舰船

依据英国造船与海运调研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2025年2月7日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韩国仅承揽13万修正总吨(Compensated Gross Tonnage, CGT)的订单,占有率仅为6%,而中国承揽193万修正总吨的订单,占有率达82%。2025年1月份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从各国订单量来看,韩国承揽了90万修正总吨的订单,占比为62%,位居全球船舶订单量首位,远超位居第二的中国。其承揽27万修正总吨的订单,占比为19%。

事实上,韩国造船业的业绩突出,逆转势头明显与美国息息相关。川普当选后,与韩国总统尹锡悦通电话时曾表示:“美国造船业大幅衰退,韩国的帮助和合作非常重要。我非常了解韩国世界级军舰和船舶的建造能力,不仅是船舶出口,在维护、维修、运营(MRO)领域也有必要与韩国紧密合作。”韩国因美国将中国造船厂列入制裁而受益,重回世界造船业霸主地位可期。韩国造船公司与美国合作概况,摘要如表二。

表二 韩国造船业与美国合作概况
公司 合作或将受益内容
现代重工业 ★现代重工业已于2024年7月在国内首次与美国海军补给系统司令部签订舰艇维修协议(MSRA)。 ★目标是今年最多承揽三艘美国军舰的维护、维修和运营 (MRO)事业。
韩华海洋 ★2024年8月承揽美国海军第7舰队后勤补给舰“威利·希拉号”(Wally Schirra )的维修项目。 ★2024年11月承揽美国海军第7舰队油料补给舰“育空号” (Yukon)的定期维修项目。 ★2024年12月,完成美国宾州费城菲利造船厂的收购。
三星重工业 三星重工业事业集中于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设备(FLNG)的造船订单,FLNG是在海上开采天然气后精炼,用液化天然气储存、装卸的海洋成套设备,该公司将因美国制裁中国造船厂而获益。

资料来源:大..;

五、战略意涵

川普政府已对美国造船能量落后于中国采取因应措施,其对内以行政命令发出应对措施;对外则是透过与盟国韩国合作,冀解决美国造船能量不济的问题,凸显之战略意涵分述如后。

首先,对内而言,美国中断已久的造船业,恐难在短期之内全面复苏,因此川普总统采行政命令方式,祭出多种因应措施,希望经由对中国所属或制造船只,以及起重机等收取费用,然后将其用以恢复美国国内的造船业。

其次,对外而言,借重韩国造船能量,与其造船公司签订合约,快速补充美国海军所需舰艇,以及民用商货船的供给,降低美国造船能量不足弱点。

再次,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处”(CBO)2025年1月公布的报告,未来30年美国海军平均每年采购新舰艇的预算为400亿美元,要将目前的295艘军舰,增加至381艘。此外,美国国会3月初提出的《海军准备状态保障法》,允许将美国海军舰艇的工程,交由盟国进行,若未来该法案获得通过,韩国造船业很可能取得美军舰艇的订单,助推韩国维持全球造船霸业。

从次,川普总统在就任第一天即宣布国家进入能源紧急状态,加快油气开采,渠强调,“将降低物价,向全世界出口美国能源。”如果美国的能源出口增加,必然促进LNG运输船市场,中国的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的FLNG造船厂,因其参与俄罗斯Arctic LNG2项目模块制造,而被美国列入制裁对象,如此一来,三星重工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六、政策建议(代结语)

值美中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美国已经体认造船能量落后的危机。事实上,造船能量的强弱,与整体国力息息相关。我国当以美国为借镜,研提政策建议如后。

(一)赓续强化台船造舰船艇能量

受惠于政府推动国舰国造,依据台船公布资料,截至今年1月底为止,该公司在手订单合约金额约1,348亿元,包括一般商船17艘、军舰及公务船14艘,以及26座石化品储槽统包工程、槽车装卸工程统包工程1案,尚待执行金额约800亿元。此外,在国造潜舰方面,原型舰“海鲲号”会依合约,于今年11月交付,后续舰立法院也已经通过2艘,也会依原定计划执行。为确保我国保有足够造船能量,政府有关单位应持续协助台船强化造船能量。

(二)视台船能量争取美海军MRO

据悉台船现有商船订单因已排到2030年,估计短期内不会有船公司愿意在此时下订5年后交船的船只,后续的船坞副档将优先选择接造海巡舰等新船。然而,美国海军于2024至2054年间,每一年将释出采购新舰船的预算约400亿美元,台船应缜密评估争取成为美军采购新舰船的一环,同时争取成为美国军舰维护、维修和运营(MRO)事业的重要伙伴,藉以提升各项维修技术。

(三)检视我国具优势的非红供应链

成立非红供应链已是以美国为首国家的共识,我国当见微知著,盘点优势产业成为非红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例如,政府正戮力推动资讯及数位、资安卓越、台湾精准健康、绿电及再生能源、国防及战略、民生及战备等“6大核心战略产业”,除了以这些产业厚植国力之外,同时也应力促使其成为非红供应链的要角。

参考资料

中文

1.李镇宇,太报,〈美国每年砸千亿购新舰船韩国造船业的春天来了?变数竟在中国〉。

2.林家宇,自由时报,〈川普振兴美造船业18措施削弱中国海运〉。

3.吴秉锴,经济日报,〈台船法说会/商船订单排到2030年明年有机会转亏为盈〉。

4.吴欢心,..;,〈韩造船订单全球居首将持续受惠于川普政府〉。

5.国防安全小组,思想坦克,〈美军整合商船运能强化供应链之研析〉。

6.韩民族日报,〈“造船业整体竞争力”中国超越韩国居世界首位〉。

7.韩联社,〈韩1月新船订单量赶超中国位居全球第一〉。

8.张威翔,中时新闻网,〈每年要1兆!美国海军30年大造舰计划造船业仍乏力〉。

英文

1.Jun Seul-gi, Park Jong-o&Lee Jae-yeon, HANK YOREH, Trump eyes Korea for reciprocal tariffs, using LNG and shipbuilding as leverage.

2.Mallory Shelbourne, U.S. Naval Institute, Trump’s‘Make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 Order Calls for Wholesale Overhaul of U.S. Maritime Industry.

3.Moyoun Jin, Lloyd’s List, South Korea courts US shipbuilding partnership amid push to crack down on Chinese tonnage.

4.U.S.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An Analysis of the Navy’s2025 Shipbuilding Plan.

“台湾智库”秉关心国防事务,编组“国防安全小组”,深入研究国防相关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详见“国防安全”专栏),盼有助国防事务的改革与精进。未来“台湾智库国防小组”将在既有基础之上,持续扩大研究能量与提出建言,为国防事务改革做出实质贡献。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思想坦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320/219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