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30年前是否曾经捐给清大1500万一事,今天还在持续发酵。作家杨斯棓医师翻找旧报纸,在1996年5月6日的《联合报》上找到了,当时的清大校长沈君山打算用曹董捐出的1500万元,提用部分办“颜晃彻通俗科学讲座”的记述。于是提出“试问若没捐款,讲座岂能办成?”的疑问。
没想到立刻被清大否认。据《三立新闻网》的报导,针对杨斯棓的说法,清大回应,“本校物理系表示,目前校内仅有‘颜晃彻纪念讲座’,使用的是以颜教授遗产成立的基金,并没有其他的捐款来源”,再次否认有1500万元的捐款。
但是,有网友在“颜晃彻教授纪念网页”上找到了沈君山校长的文章。其中有“办理纪念颜晃彻的通俗讲座经费,暂由已捐得的校长自由支配款支付”的记述。(文章连结放最后)
这个"已捐得的校长自由支配款",和1996年5月6日《联合报》报导所写吻合。虽然沈校长在文章中没有提到曹兴诚的名字,但至少可以断定,这笔钱是来自校长的募款,而不是颜教授的遗产。不知道清大明天会不会再发一个声明说“沈校长当时没有查证,所说的不算”呢?
今天,联电前总经理吴宏山表示,“捐款的是联电,并非曹兴诚个人”。而且说明当年用的是“合作方式”。
没想到,又跳出了一个清大的毕业生黄士修,在脸书上说“捐赠与合作案无法混为一谈,否则有逃漏税问题”。还强调“联电早在1985年上市,曹董身为负责人,若早知合作案无收益与对价,将私人赌债由公司支付,实为掏空,股东可提告背信与侵占罪”。
先有翁晓玲,后有黄士修。我从来没有见过受捐赠方的相关人士对慷慨解囊的捐赠者如此恶言相向的。也算是长了见识。
顺便提醒黄先生,在全世界,公司经营者用自己的公司或基金会之名捐款是常态。黄先生的前老板郭台铭几年前捐赠BNT疫苗的时候,也用了“鸿海”和“永龄基金会”的名义。
另外,这些清大相关人士,还在到处放话,逼曹董拿出30年前捐款的证据。忽然记起,历史课本上写着“1909年,美国捐出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成立了清华大学”。显然没有具体证据,建议清大赶紧发信给美国政府,要求出示当年捐款的证据。否则就是诈捐,就会信用破产。
#矢板明夫
沈君山教授"清不绝俗,贞不忤物-怀念颜晃彻教授"一文刊载网页如下:
http://phys.nthu.edu.tw/~muscle/main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