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只供应给来殡仪馆办事的客户,发放粉票,凭票购买。满足客户们的需求已经压力很大,所以不考虑对外销售。不过,确实也有人冒充逝者亲朋好友,有时人多分不清,不太好管。”殡仪馆工作人员直言管理难题。
米粉仅限早餐和宵夜供应,早上6时到8时左右,晚上10点半开售。
米粉有四种口味,肉末、辣子鸡、脆哨和猪脚口味,定价10元一碗,其中肉末粉销量最好,若想吃到至少要排队几十分钟,人多时也会遇到排一两个小时的情况。
一些胆子够硬的老饕,甚至会特地蹲守夜宵档前来觅食。在美味的米粉面前,恐惧感已经被自然消解了,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下肚,带来的满足感是不可言说的。
前提是不能表现得太过欣喜,不然会引起隔壁桌吊唁亲友的侧目。
英雄不问出处,美食不分场地。
殡仪馆,本是生命落幕之地,却因米粉摊的热闹变得不一样。人间烟火气充斥在殡仪馆的每一个角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殡仪馆有餐饮。
随着二龙殡仪馆的米粉名气越来越大,为了感谢市民的认可,该馆也紧急出台了方案,今后每日将向公众免费供应50碗粉。
贵州的神秘气质与生俱来,当你踏足贵州的地界,美食总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登场。
已经有人总结出了独属于贵州的美食奇观:医院的月饼,殡仪馆的粉,KTV的小吃,麻将馆的菜,钢厂的馒头,澡堂的火锅,棋牌室的炒饭。
但当地人似乎早已不满足于用烹饪技法震慑外地人,他们对美食的理解是全方位的,反差氛围的营造才是拿捏你唾液腺的不二法门。
还有真正的高手在网上披露,米粉只能算贵州殡仪馆的入门之选,高阶食客都是直接在殡仪馆涮火锅。
一位网友说:“贵州的殡仪馆可能比结婚还欢乐,遗体在里面放着,外面麻将打得震天响,还有芦笙表演,有时候甚至会邀请DJ播放嗨曲,现场打碟,一幅极乐世界的图景。”
“之前跟朋友聊天也是说到这个,我们这大厅里一侧是棺一侧就是麻将厅,守夜就是搓麻一整晚。男女老少血亲会绕着逝者唱歌跳舞吹芦笙,舞种不限歌也不限,我爸当时就给我外公跳得很欢,隔壁厅带了音响话筒唱‘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还有一个习俗是尽量开开心心地送走亲人,不要哭更不要哭在他的身体上,眼泪是很重的东西会让他飞不到月亮上。”
一位网友说他去过两次二龙殡仪馆,都是带着悲痛的心情,但至今回想起来,最让他感到慰藉的是那碗热腾腾的米粉。
“身边的人不在了,但粉还是那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