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皇帝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那么这个时候文帝的心态就是,你独孤陀说你跟皇后生病没关系,就算你真没关系,可是你对朝廷不敬,对我无礼,那我就一定要严查你,如果让我查出点什么来,保证让你没有好果汁吃。
所以,文帝立刻找来一帮大臣,主要有高颎,皇甫孝绪,苏威,杨远这几个人,成立了一个专案小组,专门负责详查独孤陀。
这查来查去,就查到了独孤陀家的婢女徐阿尼的身上。
您想想,徐阿尼只不过是个婢女,朝廷上头派下来的专案组,这么多人,这么大架势,徐阿尼哪儿见过这种阵仗,当时她就害怕了,还没等大臣审问她,她自己就主动交待了。
根据徐阿尼说,自己的确能事猫鬼,不过自己不曾害人,这几年来不过是驱使猫鬼偷点小钱,给男主人独孤陀买酒喝,可几个月前,独孤陀认为这样来钱太慢了,于是要求自己驱使猫鬼附身于独孤皇后和杨素的妻子身上,独孤陀唆使徐阿尼说,你每天让猫鬼去偷钱,偷不了太多,不如让猫鬼到杨素的家里去附身杨素的妻子,杨素是大官,家里肯定有钱,你还可以让猫鬼到皇宫里去附身独孤皇后,宫里财富更多,这么一来猫鬼就能给我拿回更多的钱来了。
这办案的几个大臣一听,心说皇后和杨素的妻子还真是被猫鬼附身了,于是立刻要求徐阿尼把附身于皇后和杨素妻子的猫鬼给召唤回来,《隋书》中更有记载:
...遣阿尼呼猫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面色黄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
根据史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夜色如墨,月隐星藏,一片幽静中透着几分诡异。
(“事猫鬼”)
徐阿尼肤色苍白,眼神闪烁,正按照大臣们的吩咐,准备召回猫鬼。月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的照在一张旧木桌上,桌上摆着一盆散发着淡淡香气的粥,那是用各种香草和五谷精心熬制的,据说能吸引猫鬼的注意。
徐阿尼手持一柄铜匙,轻轻的在粥面上敲打,每一下都似乎在敲击着夜的寂静,也敲击着她内心的不安。
“猫鬼啊猫鬼,听我呼唤,莫再留恋那繁华的皇宫,回到我这里来吧。”
徐阿尼的声音低沉而颤抖,她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那是她小时候从独孤陀的外祖母家里学来的咒语,古老而神秘,据说能沟通阴阳两界。
四周的风似乎也停止了流动,只有徐阿尼的咒语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可名状的魔力。
突然,一阵阴冷的风吹过,徐阿尼感到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拉扯着她的身体,她的脸色瞬间变得黄中透青,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
“来了…猫鬼…回来了……”
徐阿尼艰难的吐出这几个字,她的眼神变得空洞而迷离,仿佛在这一刻,她的灵魂已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她的躯壳则被返回而来的猫鬼所占据。
反正不管怎么说,徐阿尼的招供证实了独孤陀正是把猫鬼附身于独孤皇后和杨素的妻子的幕后黑手。
皇帝更生气了,你偷摸搞什么事猫鬼,给皇后,给大臣的妻子下毒下蛊下咒,你这就是大逆不道,后来我问是不是你干的,你还骗我说不是,你这就是欺君之罪,所以文帝立刻下令,处死徐阿尼和独孤陀。
从任何角度看来,这独孤陀都是必死无疑,但是谁也想不到,这个时候独孤皇后站出来保人了,而且独孤皇后说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太经典了,她劝谏文帝说,如果我的弟弟(指独孤陀)使用这些邪门歪道欺压良善,迫害百姓,那我没什么好说的,他的确该死,可是他此番行事,不过是为了害我一个人而已,所以我恳请陛下能够饶他一命。
有读者说皇后选择原谅独孤陀,可是杨素的妻子也是受害者啊,杨素的意见呢?
(杨越公杨素绘像)
其实不用问,杨素应该也是不会计较的,因为杨素这人在历史上素有谦恭忍让,宽宏大量的名气,而且既然独孤皇后要救人,杨素干嘛不顺水推重,成人之美呢?
就这样,独孤皇后这么一劝,救下来独孤陀一条性命,文帝没杀他,而是革除了他所有的封位官职,废为庶民。
可是,这起真真假假难以辩明的事件很显然给文帝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不久之后文帝还专门下令,以后再有搞事猫鬼的,统统流放边疆。
甚至到了后来的唐朝,唐朝的律法中也有关于事猫鬼的法条,而且比文帝时期更加严重,事猫鬼者绞死。知情不报者则流放三千里。
唐朝名医孙思邈,大家都知道,他写过一本《千金方》,是古代医书中的重要作品,在这本书中,孙思邈甚至还专门写了方子,教人如何服药来治疗有关事猫鬼的疾病,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提及。
我们当然可以假设有鬼,有猫鬼,可是这些东西其实本质上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其实反而是人,是我们自己。
因为,这所谓猫鬼,它背后的驱使者,正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