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金额年减超过20%,17年来首次不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
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大概在2017年达到峰值,比例超过21%,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然而,随著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战,两国贸易额不断下滑,中国不再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加上拜登政府推动“友岸外包”(nearshoring)政策,全球两大经济体脱钩效应明显,去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金额更是年减超过20%,17年来首次不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
中国海关总署在去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去年6月出口同比下降12.4%,进口下降6.8%,意味着中国出口和进口连续两个月下跌,且跌幅扩大,多家财经媒体当时已认为,中国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进口国。同时,美国商务部的报告亦指出,经季节性调整后,去年6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降至335亿美元,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进一步收窄。
《日经中文网》周三(10日)报道,根据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去年的前11个月,中国在美国进口额整体占比急跌至13.9%,是自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分析指出,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采取极端“清零”政策的中国率先复工,一度再次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国,但疫后美国加强调整其全球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以国安为由,防堵中国进入先进半导体和电讯设备等领域,使得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规模不断减少,两国贸易额亦再次下滑。
“一哥”地位将被墨西哥取代
取代中国“一哥”地位的将会是墨西哥,去年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额有望创历史新高,使得墨西哥自2000年以来首次登上第1位。报道引述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格拉咸(Niels Graham)指出,中国厂商会在墨西哥的工厂进行最后组装,虽然规模不大,但试图出口到美国的例子是存在的。
以往美国的电子产品高度依赖中国进口,如今智能手机方面,去年1至11月从中国进口年减1成,自印度进口则扩大5倍;手提电脑从中国进口减少3成,来自越南的增至4倍。不过,报道称,美国要完全摆脱中国并不容易,因为随著美国国内电动车普及,锂离子电池需求激增,当中7成是依赖进口,智能手机和游戏机相关进口即使趋跌,但依然占7至8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