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姓”,确切年代其实已无法考证,现在流行的各种说法都是根据古代文献、传说和现代学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发展情况推测的,伪说谬误极多,但这并不影响作为华夏民族最据凝聚力的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最早言姓者,本于五帝。据记载,上古时期有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另一说:姬、姜、姚、嬴、姒、妘、妫、妊)。后人据又《春秋》的相关记载,整理出来最早的“古姓”有:妫、姒、子、姬、风、赢、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隗、漆、允等22个姓。但,人们在谈论上古姓氏时,仍以八姓为依。本文依例,就讲这上古八姓及其传承,看看你们现在到底属于哪个著名姓氏?
上古八姓中,只姬、姜、姚这三个姓氏经过几千年一直使用到现在,而其他五(六)姓在历史的进程中渐渐消失,在现在几乎见不到。那么,最早的上古八姓(九)姓,又分别演变成现在的哪些姓氏呢?
自秦汉以后,姓与氏才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
姓氏文化也是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上古的许多姓氏逐渐消亡,而由上古姓氏衍生出来的新姓氏,又获得了顽强的生命力。比如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嬴姓,溯嬴姓之始,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皋陶生于曲阜,舜因而赐以嬴姓。后来就衍生出包括现在的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在内的等姓氏。
1、“姬”姓: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2、“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3、“姚”姓:
姚姓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四大古姓之一。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华)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排行第51位。
4、“嬴”姓:
嬴姓,奉玄鸟为图腾。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现在的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嬴姓,奉玄鸟为图腾。
5、“姒”姓:
“姒”姓,后来演变成了: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等。其中有的姓,今天已经不见了。
6、“妘”姓:
“妘”姓,后来演变成:鄢、郐、路、逼阳、鄅、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姓。
7、“妫”姓:
据说此姓源于风姓。“妫”姓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几大姓氏:薛、陈、胡、袁、田、齐、王、孙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