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走向备受关注。(AFP PHOTO)
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九月二十二号星期二在西雅图华盛顿州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为他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就中美关系发表演讲。习*近*平演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打消外界对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担忧。
虽然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习*近*平星期二“顶着(中国)经济逆风”,但是美联社星期三有报道认为中国经济虽然较之以往放缓,但依然在增长.习*近*平星期二在西雅图演讲中对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做如下阐述:
“中国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增速仍然居世界前列。在世界总体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这是来之不易的。当前,各国经济都面临着困难,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将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水平。”
官方智库中国社科院近日发表报告称,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恐难实现7%的预定目标,下调到6.9%;“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速将在6%左右,低于十八大提出“两个翻一番”目标所需要的6.5%。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刚刚表态说“中国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社科院就将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调低。中国经济学者段绍译先生星期二表示,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如何改变或减缓中国经济运行的颓势:
“要想实现经济平稳和稳定的增长,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将改革推向纵深。如果不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快速增长。”
段先生强调深化改革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国有企业私有化、土地私有化和私有财产的保护,让市场力量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空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对外解释,2015年经济增速达不到预期是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面临着低通胀的压力,经济转型过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广州独立经贸问题学者巩胜利星期二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从当年12%的高点一路下滑到今天的7%左右,最近一两年下滑加速。巩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最近一两年放缓加速的原因一是中国政府的运营成本太高,二是中国货币运行成本太高,三是中国经济运行耗能太高。
巩先生以政府运营成本为例表示:
“中国目前的政府从中央到最低层是七级构架,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像美国、英国、法国基本没有超过四级的。世界上政府构架最简洁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只有中央和社区两级构架。此外,中国还有党政两级。中共作为一个党的运作成本不仅高,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巩先生将中国政党两级称为国家运作的双核心,政府受党支配。这与世界上的法制国家不同,因为那些国家的政党运作成本并不占政府的费用。中国共产党的运作资本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没有见过阳光。
张平对中共官方《经济参考报》表示,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在于劳动力生产率的上升。然而,近年有一种观点是中国一切绕开政治改革的改革都不会成功。对此,巩先生也曾撰文提出相同的观点:
“我的文章提出一切没有政改的中国经济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因为政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国经济前行已经没有其它引擎了。简单地说,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全全没有动力了,需要政改这一引擎来推动。经过近40年改革,经济改革方面该改的和该用的措施已经全部用尽。”
中国经济增速达不到预期,社科院不是第一家中国国内的机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一个课题组今年六月中旬就已经发布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9%,2016年继续下滑,增速仅为6.6%。
然而,美国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市场学教授谢田星期三表示,中国未来不可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现在从一切迹象看,中国经济都已陷入衰退。此时,习*近*平还在谈未来5到10年经济中高速增长,我认为是个笑话。其实,中国现在设法如何摆脱衰退才是最应该优先考虑和要做的。在不考虑政治局势问题的情况下,单单中国经济本身持续增长的动力已经不足。”
最新显示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甚至有已经陷入衰退的迹象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到六年半新低。谢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缺乏动力的症结是中国的政治体制:
“换句话说是中共的一党专制和独裁。这种状况现在已到必须改的地步。现在无论是国富民穷也好,国进民退也好,自由经济为中国带来的驱动力已经没有了。既得利益集团通过控制国企,通过垄断与民间争利。既得利益集团事实上在扼杀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扼杀中国的创新,扼杀中国的经济转型。如果没有政改,中共不退出经济领域,中国经济已经没有办法在往前走一步。中国目前确实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或者说处在一个关键点上。”
谢教授预计,中国未来即使在政政治上有所突破,有所改变,在经济层面中国百姓未来5到10年可能要过一段比较辛苦的日子,才能挺过经济持续下行的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