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本人虽然被北京当局禁止出境,艾未未的作品却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接二连三地展出,台北美术博物馆的艾未未缺席展上个月底刚刚结束,巴黎协和广场附近的网球场博物馆又将举行艾未未摄影和摄像作品展,这次展览是一次巡回展,展览的名称叫做“纵横交错”。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摄影与摄像展本月底将在巴黎的网球场博物馆开展,法国著名的艺术杂志这个月刊登了一篇长达八页的长篇综合报道文章,作者分别是位于北京的亚历山大?贝黑AlexandrePerrier和 位于巴黎的亚德里安?基尔米诺Adrien Quilleminot,标题是艾未未:从高不可攀到众矢之的。
文章概括介绍了艾未未的家世,简述了艾未未如何因关注汶川大地震调查豆腐渣工程等敏感议题而遭到当局的打压,从一个因为参与奥运会鸟巢设计而享誉全国的艺术家转眼间成为成一个遭拘押、遭管制的艺术家。
作者特别关注的话题是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的艾未未在中国的知名度如何?记者因此前往位于北京东北部、画廊与画室云集的798艺术区,这里的书店出售的书本中只有一本是艾未未的作品,书店售货员向记者表示,不知道艾未未是谁,但他肯定艾未未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因为他的书买的人最多,已经卖掉了三四百本,而且总有人来问有没有有关艾未未的书籍。
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的校园内,艾未未是一个地下明星,记者在去年十二月份的一个早晨来到校园,所接触到的所有的大学生都知道艾未未是谁。一位学艺术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说,公共场合大家都不说,但是私下里传得很快。一名学油画的姓李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说学院的教师们都不敢谈论艾未未因为他们都在体制内工作,但是,他坚信艾未未是一个在年轻人中非常受尊重的艺术家。一名姓孔的学编剧的学生回忆说,当初艾未未被抓的时候,曾经引发巨大的风波。一名学摄影的学生则明确地表达了大家的心声,那就是艺术家有权利干预政治,他说,艺术家就是要表达生活,而政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事实上,作者评论说,对艾未未来说,艺术是否要表达政治,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艾未未,这个决不屈服的人,他期望是要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从这一点来讲,艾未未或者已经成功了。北京一名名叫高强的艺术家向记者表示,中国社会演变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共政府在艾未未事件上越来越进退两难、不知所措。给他自由将对政权构成巨大的威胁,将他关起来,只会使他的支持者们日益增多。
记者在中央美院采访了四位艾未未的女粉丝,四位二十岁左右的女学生都是艾未未的债主。她们尽管都囊中羞涩,但每个人都力尽所能,把自己部分储蓄寄给艾未未,其中有一人还专门寄了五十一元两毛,以此象征五一二四川汶川大地震。她们中一名姓江的女学生表示,她在外地读书时曾经接触过两名外教,他们使她睁开了眼睛,当她知道网上有为艾未未捐款的活动之后,就立即赶在艾未未帐号被封之前将捐款汇出,之前,她试着在微博上象捉迷藏一样的跟艾未未,因为,艾未未的微博账户多次被封。
学生们还向记者介绍了她们这一代与她们父母一代在上述问题上的分歧。她们说,她们这一代八十后象羊群一样地长大,他们的父母,出身于五六十年代,习惯于盲目地跟随政府,他们要求子女也一定要随大流,不要做出头鸟。而艾未未就是要将羊群驱散。一名姓罗的学生说,当她同她父亲谈到艾未未被逮捕一事时,他父亲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政府将他逮捕,那他一定是犯了罪。
另一名姓江的学生接着说,中国其实已经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了,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在文革中被打死了,剩下的都是些假的。而艾未未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正因为艾未未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所以他才会招致官方知识分子的痛恨。但是,他们远不是艾未未的对手,因为,艾未未要比他们聪明的多。
记者最后总结说,象这几位女学生那样敢想敢说的学生目前在校园里还不多见,但是,很明显,这是大势所趋。就连记者的三十多岁的翻译也感叹说,他们那个时代可没有见过如此开放的大学生。
作者就此评论说说,艾未未或许还没来得及成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如此开放的原因,但是,在同与中共政府的这场公开的抗争中,他们将是他的王牌。
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本人虽然被北京当局禁止出境,艾未未的作品却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接二连三地展出,台北美术博物馆的艾未未缺席展上个月底刚刚结束,巴黎协和广场附近的网球场博物馆又将举行艾未未摄影和摄像作品展,这次展览是一次巡回展,展览的名称叫做“纵横交错”。
艾未未摄影作品展本月五日结束在奥地利展出之后将于本月21日在巴黎与观众见面,之后,展品还将运往挪威继续展出。
我们知道,艾未未是一个多方位的先锋艺术家,展览的策展人为何特别选择了艾未未的摄影以及摄像作品?艾未未作品展是一次纯艺术的展览还是一次带有政治色彩的展览?策展人本人又如何评价艾未未其人及其作品?举办艾未未作品展的欧洲各国政府是否向北京提出允许艾未未出国参展?在欧洲举办艾未未作品展有没有受到来自中国驻外使馆的压力?
带着以上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电话采访了艾未未摄影展的策展人瑞士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馆长Urs Stahel 乌尔斯?斯塔海先生。
斯塔海先生首先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他把艾未未作品展览叫做“纵横交错”,他说:
斯塔海:这次展览的英文名字叫做Entrelasing,意思是交错编织在一起,就好比编织一件毛衣,把一根一根的毛线交错编织在一起就可以编织成为一件毛衣,或者一条地毯。对我来说,这个字就象征着艾未未的角色,艾未未是一个把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事物揉合在一起的中间人,他把古老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把单独的个人与整体的社会编织在一起,为了明确地显示艾未未作品的作用,我们因此把展览命名为“纵横交错”。英文叫做 Entrelasing,法文被恰当地翻译成Entrelacs。这是描绘艾未未创作方式的一个理想的词语。
我们知道,位于协会广场附近的网球场博物馆是法国大革命时代著名的历史场地,1789年6月,由于国王封闭会场,法国国民议会代表被迫在网球场聚会,并且在这里签署了要求制定及实施宪法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网球场宣言,斯塔海先生此前曾经向瑞士媒体表示艾未未摄影作品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次政治展览,不过他表示这次展览在网球场博物馆举行纯属偶然,这是因为他本人同网球场博物馆的馆长J?rn Merkert合作多年。就为什么要选择展出艾未未的摄影以及摄像作品,斯塔海先生回答说:
斯塔海:首先我们这里的博物馆主要是摄影博物馆,因此我们感兴趣的主要是摄影作品,我们对摄像或者绘画等其他作品并不感兴趣,当然,如果摄影大使本人也作出一些绘画或者其他的艺术作品,我们也会同时展出摄影以外的作品。艾未未就是属于这一类的艺术家。他在瑞士的代理商是一家名不经传的画廊叫做乌斯?麦勒Urs Meile画廊,他们在北京拥有分店,三年前,他们将艾未未的一些黑白的摄影作品带给我看,我当时实在吃不准,因为我所看到的是未经挑选的接触印相照片,我因此决定于2009年5月前往北京去会晤艾未未本人。我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艾未未有成千上万的摄影作品,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他在社交网站上大量传播他的摄像以及摄像作品,作品的总数超过二十一万,我发现他的这些摄影作品记录了北京最近几年来的城市面貌的变化,通过这一张张的图片,他几乎是耐心地重新拼凑北京,我那时才意识到摄影对艾未未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要举办艾未未的摄影展,艾未未本人当时也立即表示同意,当时我们就决定在展出摄影作品的同时也选择一些摄像作品。因此此次展览中也包括一些艾未未拍摄的录像。
作为一位艺术批评家,斯塔海如何评论艾未未的作品?摄影作品是否代表艾未未作品中最优秀的部分?斯塔海认为并非如此。母语是德语的斯塔海当然注意到来自德国的一些批评艾未未作品的攻击性文章,比如说旅居德国的中国画廊商人朱苓,她在环球时报以及她本人的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艾未未讲民主是沽名钓誉,其真目的是要出名发财。对此斯塔海先生回应说:
斯塔海:我觉得她是完全受到他人的操纵,我在读她的某些文章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自问,她究竟在说什么呢?我见到艾未未之后才意识到他是我见到的最有个性的艺术家,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我有生以来还从未遇到过如此真诚、如此坚强的个性,如此具有个性的可敬的艺术家。艾未未同时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喜剧、舞蹈、欣赏美食,我十分的敬重他,我从未在艾未未身上看到任何这个生活在柏林的中国人所描写的负面的影子,所以,每次我看到她的文章的时候总是感到很惊讶,我实在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写,因为,对我来说,这与事实相距得实在太遥远了。
艾未未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叛逆者,他的儿童时代非同寻常,艾未未的父亲曾经被打成右派被遣放到一个遥远的村庄打扫厕所,艾未未是一个知道疾苦的人,他知道怎样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他是一个诚实和耐心的人,所以,我认为这位批评艾未未的中国人是在为中国官方的做宣传。
说到中共政府的宣传,斯塔海在访谈中透露说他举办艾未未作品展并没有受到来自中国官方的任何压力,艾未未作品在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展出之前,曾经有乘坐黑色豪华轿车的外交使节模样的中国官员到博物馆参观,这当然是他们的权利,不过这些官员并没有对博物馆施加任何压力。
斯塔海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表示,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艾未未,他向本台进一步阐述了他这句话的含义,他说:
斯塔海:对我来说,这句话十分重要,而且,我对此深信不疑,今天西方国家纷纷批评中共政府对待艾未未的方式,但是,与此同时,在我们自己国家内部也许也有一个艾未未在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或许就在德国,在法国,或许在我们周围就有象艾未未这样的反叛者正在承受着不公正的待遇。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我坚信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象艾未未这样的有坚定理念的和有勇气的人,能够公然的站出来表达他自己的观点,能够站出来唤醒沉睡的大众,即使他所说的话有时会很刺耳。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艾未未不光涉及到中国一个国家。社会如果要进步,如果要拥有更多的和平和公正,我们就需要象艾未未这样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当然,最理想的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艾未未那样的胆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艾未未这样的人在关键的时刻站出来振臂一呼,对大家说:大家快醒醒吧!使沉睡的大众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反思。所以,展出的艾未未作品的目的不仅是针对中国,而且也是针对我们中间的每个人,让我们大家都对自己的社会以及文化作出反思。
最后,作为总结,斯塔海向本台补充说,
斯塔海:艾未未总是喜欢引用杜尚的名言: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有意思的是三十年来西方艺术家关注的依然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身份,关心的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反映自己的个性,而艾未未却把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艺术与生活其实应该编织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艾未未如此地吸引我,艾未未本人也如此认为,他曾经说过,或许他最优秀的作品是他本人的生活,因为,艺术家不一定要使用某一种特定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他可以是一位全能 generaliste的艺术家,他可以是雕塑家,他也可以是采访艺术家,可以想象他在一天内接受几次采访,认真地表达他对社会、对文化的看法,当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社会。我喜欢艾未未所扮演的这么一个全能艺术家的角色,我认为这个角色十分重要,约瑟夫?布衣Joseph Beuys曾经使用社会雕塑这么一个词语,对我来说,艾未未就是这么一个活生生的社会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