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睡眠机制
睡眠分五个阶段,三、四阶段是深度睡眠,第五阶段为梦境状态(REM)。在一个睡眠周期中,人要经历数个从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周期要持续60-100分钟,因人而异。第一个深度睡眠阶段的时间是全部深度睡眠阶段里最长的。而且这个阶段会越来越短。在夜晚的最后,这个阶段甚至都不存在了。第一个REM是全部REM里最短的,而且它开始变得越来越长。这样也许你能想到,睡眠是逐渐变得越来越浅的。
当人不规律的缺乏睡眠时,身体会减少其他阶段的时间而优先给深度睡眠阶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人睡着的头3、4小时里大部分是深度睡眠阶段。
第二章, 睡眠生物钟
身体里有个潜在的系统称之为睡眠生物钟,它告诉身体什么时候感到累,什么时候清醒。它还控制人睡的有多深,睡多久。
体温的高低变化告诉大脑何时感到疲乏,何时清醒。当体温升高,人往往感到清醒,脑波频率通常也比较高。当体温降低,人往往感到困乏,疲劳和懒。这是脑电波频率降低和进入睡眠第一阶段的明显信号。在正中午的时候,体温有个轻微的下降。这是经常的午时体温下降。你可以会注意到,有时候中午会很想小睡一会。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而且有时这种困意会和晚上睡觉时一样强烈。正因为体温,大部分人在固定的时间感到想睡觉。同理,人也会在早上固定时间起床。
睡眠时钟第二重要的因素是褪黑激素含量和光照。褪黑激素大部分由松果状腺分泌,少部分由视网膜分泌。褪黑激素的功能是让我们睡觉并且在睡觉时恢复身体精力。如果你的褪黑激素含量很高,就会感到困倦,精力不足。
当人身处黑暗之时,褪黑激素开始分泌。一旦眼睛接触不到阳光,褪黑激素含量就开始升高。褪黑激素含量和白天接触阳光的水平密切相关。接触更多的阳光延缓刻意使体温升高,可以让人清醒更久。接触阳光不够使得体温下降,使得人感到瞌睡,疲劳,不协调。
运动量:每晚的活动量和有氧运动量对于体温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运动锻炼刻意快速提高体温,对于睡眠系统也是很有益处的。运动可以带来较高的体温峰值,比其他各种方式都更能提高人的精力水平。锻炼也能延缓白天后期的体温降低,可以使人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总而言之,运动锻炼使得白天末期的体温下降变化更剧烈,也使体温更长时间保持低温,这可以使睡眠更深。
如果现在你每天睡8、9个小时还觉得疲劳,那实际上是一个信号说明你需要较少的睡眠。你睡的太多了!你需要增加Prior Wakefulness才能带来更深的睡眠和更平衡的体温节律。
上面提到的4个因素(体温变化、褪黑激素、运动锻炼、Prior Wakefulness)控制着你睡多久,睡多深。总之一句话,这些因素最能影响你的睡眠。1)体温节律 2)光照。这对于褪黑激素的分泌有影响。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豆瓣读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2/0131/234981.html
相关新闻
大便次数与长寿有关!研究发现: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身体更健康(组图) 自从营养专家告诉我这一个“事实”后,我晚餐就再也不吃沙拉了!(组图)天天喝自制豆浆 母子双双患肝癌 医生揭谜底
一个人活到多少岁最合适?(影)
每天睡不到6小时,多少天会死?一张图还原全过程(组图) 这揭示了马斯克的睡眠习惯 被川普提名:一名网红医生如何打入政界?(图) 最新研究:睡前3个小动作,居然能让人睡更好(组图) 一个人富不起来的原因:把赚钱的顺序搞反了(组图) 30岁,我每天戴呼吸机入睡(图) 中国互联网的高质量技术内容已死 “最佳睡姿”防认知能力下降 神经学家全说了睡前不做这件事 竟会提高罹患痴呆症风险
连12年每天只睡30分钟 惊呆众人 寿命短的人 睡眠时常有4个共性 糖尿病是睡出来的?研究发现:这4种睡眠方式,可能会诱发糖尿病(组图)睡觉时不能“脚朝西,头朝东”?
俗语:“不想短命,莫睡三觉” 这件事许多人都在做,但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不是过度摄入糖) 抗老狂人曝新长寿秘诀 “1事取代咖啡”活更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