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民进党党内初选揭晓,党主席蔡英文将代表民进党与现任总统马英九角逐二○一二年的总统大位。结果出来以后,各项民调几乎一致显示,蔡英文的得胜几率略高于马英九;尽管现在距离真正的大选还有九个月,各种变数很多,但是所有观察家都会承认:因为蔡英文的出线,民进党夺回执政权具备了可能性。
这样的可能性,外界分析得很多,包括蔡英文作为党主席,最近几年励精图治,使得民进党声势恢复,领导能力受到外界肯定,也因此最有可能是使得民进党团结一致打选战,等等。不过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在民进党内,与马英九相比,作为政治领袖的气质与风格相似程度最高的,就是蔡英文。这对马英九来说是很大的威胁,因为蔡英文能够争取到的一些特殊票群,正是马英九过去得以超越民进党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将面临来自蔡英文的严重瓜分。例如青年族群过去是马英九的支持者,现在因为蔡英文的温和与书卷气质而大面积倒戈。最近马英九刻意安排,几乎每周到学校去演讲,表明他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威胁。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广大的妇女选票。二○○ 八年马英九战胜谢长廷,据事后的选票分析,妇女选票的支持起了很大作用,甚至在绿营的选票中,都出现了向马英九的流失,而流失的大多是妇女票。但是,现在是女性总统候选人蔡英文挑战马英九,可以想像,原来流失的绿营妇女选票必将回笼,而中间选民甚至是蓝营中的妇女选票都有可能在「女性出头天」的鼓舞下,倒向蔡英文。不难想像,如果是苏贞昌出线,这个效应便不会这么明显。
其次,对于民进党而言,要想夺回执政权,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在两岸关系上拿出一个让台湾民众安心的政策来。两岸政策,是两党一决胜负的关键点。而蔡英文长期主导两岸关系,历经李登辉和陈水扁两朝,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持续的,对于北京来说,也是一名可以预期的对手。两方交手,最怕的就是对方不按牌理出牌,或者无法预期对方的基本逻辑。陈水扁在美国和中国的眼里成为麻烦人物,就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不可预期性。而蔡英文的作风和经历,会比陈水扁更加令各方安心。这一点很重要,是因为马英九执政后的两岸关系虽然有大幅的缓和,但是也在广大的中间选民中引起是否过于倾中的疑虑。对于中间选民来说,他们既不希望看到两岸之间针锋相对,其实也不愿意看到两岸靠得太近,如果马英九不在两岸政策上进行一些调整的话,中间选民倒向蔡英文,是可以理解的。最近马英九在中国的民主人权问题上开始提高声音的分贝,显然也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危险。
当然,可能性并不代表笃定当选。从总体局势来看,台湾的政治版图,还是蓝略大于绿的基本格局。蔡英文出线以后,必然面临来自国民党和社会的更多更严格的考验和挑战,她的当选的可能性尽管存在,但是并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