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国南马桥村6月30日电(记者Chris Buckley)---马向前的房屋静静的立在树木掩映下的村子里,紧锁的大门上的对联显示了家人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的家人说,正是这种渴望让马向前去工厂打工,但不幸却英年早逝。
这名靦腆的19岁男生是富士康公司今年众多坠楼自杀事件的早期遇难者之一,一系列自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1.5亿蓝领工人们艰难生存状况的关注。
富士康和警察确信马向前系自杀,但马的父母则对此表示怀疑。
一系列死亡事件引起人们对富士康严格管理、且压力巨大的工作环境的纷纷议论,并引发人们对中国快速工业化给社会带来危害的担忧。正是在这种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数以百万计的人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务工。
富士康称,公司很人性化的对待工人,且遵守劳动法。马向前的姐姐马丽群也在富士康的同一厂区工作,她表示,许多员工对工作时间过长、生产线上的快节奏和苛刻纪律感到不满。
马向前从安静的河南村落来到繁闹工厂打工的经历,清晰显示了中国农民工寻求高工资的高期望,可能会导致其农村家庭生活更暗淡。马向前今年1月23日跳楼自杀。
农民工生活期望升高 成本增加
前农村官员李昌平称,农村生活期望提高,以及生活成本增加,是导致农民工越来越不满的原因之一。李昌平因2000年时公开指责农民经济负担加重而出名。
李昌平说,这些农民工孩子负担着盖房子、结婚、生孩子及事业成功的压力,以及努力赶上农村现代生活标准的现实包袱。李昌平现在居住在北京,研究农村发展。
李昌平补充说,任何死亡特例不会与这些压力有直接的联系,但尽管如此,农民工肯定会感受到此类压力。
与中国当前多数农村一样,马向前的村子也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占大部分。
在屋外晒太阳的62岁老人马自兵(音)称,村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大部分南下到了广东,但基本散布在全国各地打工。村里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没人种地
21岁的马文芳(音)认为,种地没有出路。
马文芳不屑地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没人再种地,也没人会种庄稼”。
大批廉价劳动力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这些劳动力大多学历很低。
不过这种情况也给农村带来变化,例如南马桥村。二层砖瓦小楼取代了泥砖平房。摩托车和电动车多于自行车。农民们常常中断谈话接听手机。
马向前是家中独生子,父母为他起名“向前”,期望他能出人头地。在农村,男孩往往要传宗接代。
马向前的父母生了4个孩子,其中有3个女孩,马向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娶媳妇
马向前家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6万元盖二层小楼,希望能为马向前娶到一个好媳妇,其中光盖房子就需要8万元。
马向前的亲戚马健福(音)说,村里每家无论有没有钱,都需要为孩子盖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为儿子和媳妇盖一栋好房子。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外出打工。如果不外出打工,你的生活水准就不能跟上现在的生活标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