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前人民币升值反响大 官方数改口风禁媒体评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G20前人民币升值反响大 官方数改口风禁媒体评

二十国集团峰会(G20)举行前夕,中国央行19日宣布将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以及金融市场的及时反应。而官方几天内不断改口风,并且禁止国内媒体议论。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报道。

人民银行周六表明将增加汇率弹性后,《彭博社》报导中国周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取得18个月来最大涨幅。而12个月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外汇合约涨1.3%,至6.6237,暗示交易商押注人民币升值2.9%。

有大陆学者对人民币升值表示欢迎,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说:“ 其实这个人民币升值应主动采取措施,而非被动,尤其是美国国会施加压力之后才采取这样的措施,但不管它是否被动是否很晚,至少它作出这种态度是积极的。” 他认为应容许更大的升幅:“其实我5年前就认为中国应主动迅速地采取这种措施,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因为(人民币)已经被低估了50%多,所以可以平均每年增值10%,一开始有人说每年超过百分之三就很危险,但我们知道,05、06、07年里都超过了,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所以说这个是不存在的。我觉得今年它不会大幅增值,也就3% 左右,不会达到5%,我觉得应该更加开放一点。”

尽管放宽货币政策受到欢迎,本台从国内媒体工作者处获悉,他们周日收到宣传主管部门统一口径的通知:对实行有管理的参考一揽子货币浮动汇率机制,平常心对待,中央各新闻单位,包括子报、子刊、网站,一律采用新华社通稿,不登一版,不搞自选动作(包括新闻、评论、署名文章等),严禁炒作。

其实在短短几天内官方的口风不断在改变。

在上周五的G20行前记者会上,中国副财长朱光耀才重申人民币汇率是中国主权问题,不容外人说三道四。促请二十国集团在峰会上,对于各国关切的议题给予平衡的考量。

上周六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忽声明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再坚持实施了近两年的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做法,而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按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而周日《新华社》引述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阐明此次汇改,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

周一《人民日报》报道进一步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汇改并不等于人民币升值。报道引专家称,鉴于欧元贬值、国际收支正向均衡状态趋近等因素,人民币升值的基础大为弱化。

夏业良认为官方几天来不同的表态,恰恰显示是中共领导人将货币问题过分政治化:“你发现今天发布的消息和昨天的还是有些不同,其实就反映了这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迫不得已要接受增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顺应西方的要求,那样显得很没面子。所以强调自己的困难,好象一不能大幅度增值、也不能一次性重估。我觉得心态还没有完全放开,扭扭捏捏的。其实人民币增值,最主要不是对美国、欧盟有利,而是对中国自己有利。但是官方过去把这个问题过度政治化,转弯太快的话有点尴尬,加上有点自己的利益考虑,可能觉得增值帮了美国的忙,对中国怎样还有不确定因素。所以很多东西我觉得还是因为我们的这些高级领导人对经济问题尤其是金融货币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有学者认为中共政府压低货币的措施实际上是对生产和竞争力的伤害。曾任职国家体改委、现任民间智库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总裁的曹思源说:“我对升值是持欢迎的态度,实际上客观的贬值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是不利的,现在已经显示了很多不利的方面。某种意义上说,从不正常的低利率当中拿到了竞争优势,那么我们实际的竞争力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磨练。”

中国宣布推动汇改能否成功转移本周六开幕的 (G20)峰会上可能受到的批评仍有待观望,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周日就已经对中国称汇率将渐进变化表示不满﹐ 并称将力争通过立法惩罚中国低估人民币汇率的行为。舒默在声明中说﹐在外界对中国终于要改变其政策做出强烈反响仅一天之后﹐他们就已经退缩了。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0/0622/17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