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130名两党议员联名致信政府高层,敦促人民币升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周三称,人民币汇率被大大低估。世行也建议中共政府考虑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
面对强大的压力,中共政府表示,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连日来,汇率市场波澜不惊,即期市场几近收平,离岸市场人民币继续走贬。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财政部或将于3月下旬派出调研组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及上海市进行范围更广的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此前的2月下旬,商务部、工信部已联合展开针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测试。
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牵头的新一轮压力测试将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中国企业以及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进行范围更广、分类更细的调研,以期掌握不同贸易类型行业、不同贸易企业在应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压力差异。
据纺织服装行业人士初步估算,该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约5万家,其中10%的规模以上企业贡献了整体利润的90%,这些企业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但另外90%的规模以上企业只贡献了整体利润的10%,由于利润率较低、议价能力差,人民币升值将对其造成明显冲击。
「规模以上企业一般拥有工人数为500人以上。如果5万家中有90%抗压能力差,意味着4.5万家企业,也就是2500万人的就业面临着冲击。」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在接受采访时估算。这2500万的就业危机还不包括其它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纺织服装行业以外企业。
「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大威胁。」周世俭说。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出口行业利润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点。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于近日完成的行业报告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3%,将使大型成套设备行业减收300亿人民币,而这还不包括家电、电工以及汽车、钢铁等其它产业。
「总体看,人民币升值将对三类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大型成套设备企业;家电、电工、一般机械等优势产业;造船、汽车、钢铁、手机等弱势产业。」上述报告指出。
对于家电、电工、一般机械等优势产业,由于行业中小企业多,竞争过度,出口利润率普遍在3%左右。通常来说,企业接单、出货、结汇至少要2~3个月,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多数企业将难以承受。
据悉,机电商会提交调研报告中的政策建议是:「考虑到目前美元对欧元升值、韩元和东欧主要货币贬值的情况,人民币实际上已经进入相对升值轨道,再提人民币升值实为不宜。」
香港党媒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