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梦:金庸的梦中情人
代表作:《新寡》、《孽海花》。
出演胡金铨的《大醉侠》改变了郑佩佩的演艺之路。
郑佩佩:邵氏的“武侠皇后”
郑佩佩的发迹同其他女明星有很大区别。她一直很强调自己是上海人,
其从影首作是《宝莲灯》(1963),她平生的第一部影片却是反串男角。同年,首度担当文艺片《情人石》(1963)的主角,郑佩佩从此一举成名,被认为是演技优秀和最有前途的新秀。邵氏有意强调郑佩佩的青春天真邻家女孩的气质,在演出《大醉侠》前本来要参加一个选美,但出演胡金铨的这部影片改变了她的演艺之路。
她在邵氏共拍过二十多部影片,大部分均是武侠片,其中著名的有《大醉侠》(1966)、《金燕子》(1968)、《玉罗剎》(1968)等。由于她对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蹈有相当的造诣,因此演起武侠片来,身手敏捷,姿势美妙,1969年更被报界选为“武侠影后”。
代表作:《大醉侠》、《金燕子》、《卧虎藏龙》。
李丽华:银幕“杨贵妃”
李丽华出身梨园世家,父母都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名角。1940年十六岁的李丽华进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因主演《三笑》而声名鹊起。1948年,前往香港拍戏。
李丽华戏路很宽,能胜任各种角色,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杨贵妃》,从此成为古装片的宠儿。随后《故都春梦》、《万古流芳》等片,曾经多次创下票房的最高纪录,她的薪酬最高达一部影片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二。李丽华还是中国电影明星打入美国好莱坞和世界影坛的第一人。1958年李丽华应邀前往好莱坞与著名影星维克多·麦丘一起拍摄《飞虎娇娃》,因为拒绝同男主角拍接吻戏后来仍回港发展。
现已80高龄、定居美国的李丽华,一生共主演了140多部影片,这位时常被同时代影迷提起的高产女星,是中国影坛上一颗自始至终散发着耀眼光芒的明星。
代表作:《杨贵妃》、《故都春梦》。
乐蒂:红颜薄命女
原名奚重仪,出生于上海浦东,6岁时前往外祖父“江北大亨”顾竹轩经营的“天蟾舞台”居住,因此乐蒂得以从小接触舞台表演艺术。
代表作:《倩女幽魂》、《梁山伯与祝英台》。
尤敏:第一代玉女偶像
原名毕玉仪,原籍广东花县,在香港出生,为粤剧名伶白玉堂之女,九岁时就在父亲的戏班粉墨登场。
1951年尤敏被选入邵氏,她参加拍摄的第二部影片,是与赵雷合演的《蕉窗夜雨》(即《人鬼恋》),在这部影片中,她饰演貌美命舛的女鬼,从此尤敏的才艺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尤敏因为在《星星月亮太阳》中饰演阿兰这一角色成为第一届金马奖影后。尤敏也是第一位成功进军国际市场的香港演员,她主演的《香港之夜》风靡日本。
代表作:《星星月亮太阳》。
林黛:香港的“梦露”
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艺名“林黛”是其英文名音译,她曾经创下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林黛是香港电影圈里的大美人,经常出演悲剧角色,正好反映出她红颜早逝的悲剧色彩。在进入邵氏前她已经相当红了,邵氏为她下了很大资本拍摄《江山美人》和《貂蝉》等片,并让她出演《千娇百媚》、《不了情》等时装片。
但是在林黛的私人生活中爱情同死亡同样纠缠着她,有段时间曾是严俊的女朋友,但严俊娶了她在银幕上的对手李丽华。1961年林黛与一名军阀之子结婚,婚后育有一子。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年仅三十岁。
代表作:《江山美人》、《貂蝉》、《不了情》、《千娇百媚》、《蓝与黑》。
凌波:反串魅力
拍闽南片出身的小娟,步入邵氏,初名沈雁,后又更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因为她的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赏识主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令她一片成名。凌波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
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烽火万里情》。
葛兰:曼波女郎
原名张玉芳,浙江海宁人。1952年从影,第一部作品是《七姊妹》,不久即加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成为“电懋”的当家花旦之一。先后主演过《曼波女郎》、《空中小姐》、《野玫瑰之恋》、《星星月亮太阳》上、下集等影片。
葛兰能歌善舞,无人能出其右。上世纪50年代,香港流行英文歌,国语歌坛遂纷纷将这些歌曲填上中文歌词灌录唱片。中英文同样流利的葛兰是这类“中词西曲”的最佳表演者之一。
除了“歌与演”之外,葛兰的“舞”也是一绝,她在《曼波女郎》中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曼波女郎”的称号,同时也在“百代公司”的全力栽培下成为50年代最受欢迎的唱片歌星之一,被称为国语片中的“千面女郎”。
代表作:《曼波女郎》、《野玫瑰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