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牙齿好 薪水跟着涨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投资理财 > 正文
信不信由你----牙齿好 薪水跟着涨—损失一颗牙,让女性一年收入少720美元

 
「每个人的牙齿比钻石还珍贵,」文学史上名著《唐吉诃德》(Don Quixote)曾如是说,这句话如今已被经济学家证实无误,因为有没有一口好牙,将是影响薪资高低的关键。

两位经济学家(Sherry Glied、Matthew Neidell)今年三月公布的论文(THE ECONOMIC VALUE OF TEETH),追踪美国一万二千名在一九五七到一九六四年出生的男女,发现幼时住在供水系统中有添加氟的社区,其牙齿较其他人健康,薪资也较高。

氟被证实可让蛀牙机率减少六○%,据美国疾病控制局(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所称,在城市的供水系统中添加氟,乃是「二十世纪公共建设十大成就」之一。至于掺氟的牙膏等,在一九六○年代还未普及。

学者发现女性若小时候住在供水系统有添加氟的城市里,则长大后收入较那些「水中无氟」女性高出四%,对一个住在城市、每小时工资十一美元的女性来说,每失去一颗牙齿,则一年收入将减少七百二十美元,不过该因素对男性没有显著影响,这证实女性较容易受到雇主或消费者的「外表歧视」。

研究也发现,氟对社经地位较低的女性效果较明显,因为她们一旦发生健康问题(如缺牙),比较不像社经地位高的女性可以花钱找牙医治疗。据美国政府在一九八六至八七年的调查,黑人小孩里有三八%蛀牙未被治疗。不过白人小孩此比率只有二○%。

追求高升迁机会,就得勤刷牙

牙齿健康除了和氟有关外,刷牙亦是关键,事实上刷牙次数也反映一个人收入来源。经济学家布兰德(Alan Blinder)的论文《刷牙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Brushing Teeth)就曾分析:一个卖箭牌口香糖的商人,每天刷牙次数为三.一七次;但一个码头工人每天刷牙次数却只有○.七六次,这是因为刷牙和人们追求所得最大的动机有关:卖口香糖的推销员,其收入和是否有一口洁白牙齿密切相关,因此推销员自然勤刷牙,反之码头工人收入和是否有一口白牙无关,因此刷牙次数就少。

另一个现象是大学助理教授每天刷二.一四次牙,副教授每天刷一.八九次,正教授每天刷一.四七次,也就是地位越高刷牙次数越少,因为正教授已无升迁压力,因此不必费心护牙,且其工资较高,花时间刷牙的机会成本也大。但助理教授或副教授还有升迁压力,他们无法负担因为一个坏牙带来「有碍观瞻」而影响前途的后果,因此自然得勤刷牙。

牙齿也曾困扰过不少史上名人,美国国父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二十二岁时已掉了两颗牙,由于牙齿情况太糟,一七七一年由一位医生将他的牙拔除。一七七九年华盛顿的画像在左颊有道伤疤,后世牙医专家认为应是病牙造成的脓疮所致。

华盛顿五十七岁就任美国总统,当时他已一颗牙都没有,由于画家要为华盛顿画像,于是他找了医生做假牙。但由于大小不合,既无法吃饭也无法说话,脸部也因为牙脱落而变形。后世史家称现今美钞上的华盛顿像「不是他的全貌」。

不过亦有人完全不重视牙的,《毛泽东的私人医生——李志绥回忆录》就曾透露,毛几乎不刷牙,以致牙齿如彭德怀所形容「像涂了一层绿漆,」毛坚持湖南农民传统,只用茶水口,还对医生劝他刷牙反驳称「老虎也不刷牙,」结果到一九七○年代初,毛「后上方牙齿已全部掉光。」在今日讲究「形象」的民主社会,毛这种「微笑时露出黝黑牙齿」(李志绥语)的政治人物只怕很难争取到选票。

责任编辑: 陈柏圣  来源:商业周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1124/11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