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受了惊吓,出生后的儿子在40天后会对有些东西,比如一个花篮,表现出极大的恐惧,软软的孩子恐惧的眼神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全身冰凉,我知道是孩子传递过来的恐惧让我如置身于黑暗。渐渐长大的孩子象一只容易受惊的小鸟,只有在妈妈的羽翼下才有安全感。
一声车铃,会让他魂飞魄散,甚至无意间大声点的一句话,会导致他由于恐惧哭个不停。他怕的东西很多,墙上的画,壁橱的把手,甚至特意买给他的洋娃娃。面对孩子,我和爱人下决心,要让胆小的儿子变得勇敢起来。
对孩子的训练从40天时我们发现他不可思议的恐惧开始的:
首先是如何对待他恐惧的东西。我们借各种机会表示出喜欢。比如,我们抱他怕的洋娃娃,让洋娃娃做各种动作,但适可而止。不是马上就让孩子离洋娃娃很近,而是逐渐地使他认识到洋娃娃对他是无侵犯的,甚至是友好的。虽然后来孩子还是不怎么喜欢洋娃娃,但几个月后,他那种恐惧的眼神已没有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胆量,我们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小的时候,我们让他抚摸树干,认识动植物。这样的过程从未停止,但开始的时候非常困难,尤其是认识动物,只好采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孩子一岁以后,我们可以抱着他,拿他的小手碰一下老家的“羊”,然后跑开,做胜利欢呼状。久而久之,孩子对动物的恐惧消除了。
“人”也是孩子必须消除的恐惧对象。我们让孩子认识各种人,从埋在妈妈怀里打招呼,到说“再见”以示交流,循序渐进。
无论何种类型的训练,每一点点过程,我们都给孩子以表扬。他小的时候这种表扬是简单的亲吻,大了有了语言意识后就是鼓励和奖励。对孩子由衷的赞美不仅仅在家庭的范围里进行,尤其要在外人面前表扬,以第三者的身份表扬,表扬儿子的勇敢。
勇敢结局
孩子就在这种有意训练中无意地受着影响。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五岁时到海边的训练,孩子怕海,在海边呆了两天了,他不敢下水。我们就让他玩沙子,让他看别人在海里游泳
不仅如此,他还喜欢玩滑梯,曾经令他恐惧的滑梯!旁观者甚至说:这孩子太小,不要...
这让我十分欣喜,我的儿子终于能勇敢面对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