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记奥运观感:中国人哪里去了?想起六四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外记奥运观感:中国人哪里去了?想起六四

8月12日,北京奥运的主新闻中心门口开来了一辆武警装甲车,准备随时应付突发状况。不过,奥运场馆出现军队总还是让人觉得格格不入。经历了几次奥运的外国记者纷纷表示,北京的奥运味“骤然突变”。澳洲记者Stephen Hutcheon想起了89年的六四,“89年天安门大屠杀中,那个只身独挡坦克群的“坦克人”(tank man)已成了中共铁腕镇压的生动符号。”

对于比赛现场看台上的观众,BBC记者发出感叹,号称世界第一人口的中国人哪里去了呢?

激动人心的赛场变成了围起的军事基地

“11 万军队、警察(这个人数是全部澳洲军队人数的2倍)及29万臂戴红箍的市民充当保安“志愿者”正在北京的街上巡逻。坦克随处可见,地对空导弹就位,但显而易见,当局者要防的绝不仅仅是恐怖份子。”来自澳洲《太阳先驱报》的Andrew Bolt 8月13日撰文指出,从来没有奥运会在如此的军事高压下召开。

同样来自《太》报的记者Ben English 直接指出,“疑心超重的当权者当然怕的是抗议者。” 政府虽然划出抗议区,但一例抗议都没有被批准。《澳洲人报》(The Australian)记者娄万( Rowan Callick)道出个中原委,“事实上,有些‘傻冒儿’一旦提出申请,人便被逮捕、并逐出北京。警察要出租车司机前脚将乘客送至上述公园,后脚就要向他们汇报。”

奥运来了 中国人不见了 北京城关了

北京在举办奥运,那么这座城市、乃至这个国家对奥运精神的领悟又如何呢?澳洲《时代报》驻京记者MaryAnn Toy进行了实地走访。西单文化广场本应是20个现场转播场所之一,在中午时光却空空如也,16名志愿者甚至超过了游客的人数。其中一人承认,大屏幕还没有运到。北京城南的高碑店国际民俗旅游址也似乎被遗弃,中午只有两位女服务员打盹儿。京城东巨大的朝阳公园,在上午现场直播的时段里,只有几十人现身。

仅在被称“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前,几百人转来转去,似乎有那么一点奥运的架势。

来自德国布朗斯威克的格儸萨特夫妇十分沮丧。“我们想看看北京,但整个北京似乎都被封闭了。”他们坐出租车去看八达岭长城,结果却因公路上的赛事被阻。他们又试着去慕田峪段,但也关了,和在明十三陵的遭遇一样。最后,他们无奈又来到“水立方”,想进去看游泳比赛,结果,没票的他们自然一无所获。

奥运精神在哪儿?

英国BBC记者Mihir Bose说,赛前,对北京组委会来说,令往届主办国头痛的两个奥运经典问题似乎毫无悬念,即奥运的花销及观众的上座率。“花销仍不能称其为问题——中共花了四百亿美元,国民却不敢出声;但看台上的人数呢?中共高调宣称北京奥运圆了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如今,耗资巨大的场馆建起了,开幕式过后,号称世界第一人口的中国人哪里去了呢?”

中共官方解释称,很多门票送给了赞助商和关系户,人们可能不感兴趣所以拿了票也没去看,对此,参加过悉尼和雅典奥运的Mihir反驳说,“(在前两届奥运年会上)我从没看过任何一家宾馆住满了奥运赞助商,带着其雇员及生意伙伴来看奥运。”

自行车这种公路赛事应该会挤满加油的人群吧?非也。北京组委会拒绝了围观的要求,而对国际奥委会解释称,当局担心无法应对大批人群挤在赛事路线,影响比赛。

专程前去观看奥运的英国人Letheringsett在北京已经住了两个星期了,“我十分沮丧。一切票都售光了,却空无一人。这就是一切全包的奥运吗?”

《太阳先驱报》的Andrew Bolt最后提醒,“尽情观看赛事,但别忘了看台上、外面大街上传来的粗暴信息。这是一次建筑在军事力量和过激民族主义基础上的奥运会,我们应该预见到二者致命结合的危险后果。”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记者费珊珊编译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815/9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