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马建在伦敦研讨会上为读者在新书上签名。(摄影:唐英/大.纪.元;) |
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全世界等了20年的小说 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旅英著名作家马建近日推出他的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北京植物人》英文版。5月8日晚,他在伦敦著名的南岸中心的皇家节日大厅举办了《北京植物人》研讨会,与百余名读者们见面并回答了部份与会者的问题。下面是根据马建先生在讨论会上回答问题的记录和会后对他的专访的综合报导。
“如果忘记‘六四’的话,中华民族就永远是一个弱智民族。”
马建用了1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小说。英国主流媒体之一的金融时报称这是全世界等了20年的、首部以“六四”为背景的小说。马建说,“关于‘六四’的历史题材始终没有人去写。专制社会的最大特点是试图抹去历史,而我们作为作家就是要试图记住历史,必须要把这段历史给它固定下来。这是我写这部小说的一个主要动机。如果忘记‘六四’的话,中华民族就永远是一个弱智民族。”
小说的主人翁戴伟在1989年“六四”惨案中头部中弹后做了10年的植物人。醒来后发现整个社会大变样。10年中一直照顾他的母亲曾是一名中共党员,后来成为一名法轮功学员,受到中共当局的迫害。
“在这本小说中,我为什么要写一个植物人,就是说他的肉体变成了一个堡垒。他躲在这里面,恰恰躲过了被改造、被洗脑,躲过了不断地写检讨来证明自己是错的。而在这部小说中,他却是恰恰活着的人。因为他抓住了记忆。在记忆上,他是唯一活着的人。他在自己的记忆里,他抓住自己的记忆不放,他在自己的记忆里重新去反省。当他醒来时他才发现他在一个死人的社会里复活。”
“六四”的坦克碾平了中国人的灵魂
“‘六四’的坦克不仅仅是压了学生们的身体,更多的是把中国人的灵魂碾平了。‘六四’最关键的是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模糊了,让大家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想法只能是和中共的想法一体,而且这种模糊还在继续。只要专制存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建立起来,因为在专制国家,人们永远在谎言、虚构的现实里面活着。真实的生活也许在亲人之间会发生,但是社会是假的。报纸是不可以信的,食品是不可以信的,政府是不可以信的,一切你都要在怀疑中活着。这样长期下去,我们没有一个价值观念可以相信,不能让你获得安全。
中国的经济发展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植物人。我的意思是说人们都丧失这种道德价值,或者说是道德观念丢失,使人们变成了一些会赚钱的植物人。在这部小说中,我想说明这么一种逻辑:当社会的经济在发展、不断地往前走的时候,人们的灵魂,或者说人们的善良、道德那一面却始终没有任何的发展,我认为这种畸形的社会越发展越危险。”
“六四”学生与当代“爱国愤青”
马建认为“六四”学生与当代“爱国愤青”都没能在思想上走出中共的控制。“‘六四’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去做。即使他们想要民主,也还是按着共产党的模式去走。我觉得他们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种力量。他们还相信共产党会给他们一次机会。但是,当时老一代的知识份子们知道,20万军队向天安门进发是为了包围他们,消灭他们。
对于学生们的对历史真相的无知,我想按着专制的逻辑,两方面都有错。一种是专制它控制了人的记忆,也控制了人的未来,所以这批学生基本上是受害者。那么这批学生里边,我们发现也有一些爱独立思考的,他们又在突破这种记忆的控制,希望做一个独立的人。历史过去了20年以后,我们再看这代人,当然可以很清楚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无知不仅是他们造成的,也是社会造成的。我在小说里也是要表现社会让他们‘断代’,也是让他们失败,使他们变成了和共产党很接近的一种方式。比如他们互相夺权,互相不信任,最后走到这种被镇压的边缘,他们竟然也不知道。
‘爱国愤青’当然他们是一代人。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六四’之后长大的,他们对这段历史可以说没有什么记忆。而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把这段历史的记忆传给他们。也就是说在中国,它是一种‘断代’。那么这些孩子他们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价值判断。你发现跟十个人讲话,十个人讲的话都差不多,基本上是按着共产党的那个标准去说话,只是变得更粗野了而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奥运是一个大的考验。它不但要把中国人放在一个文明的舞台上去表演,也把共产党的这种野蛮操作方式暴露在国际舞台上。
同时我们看到年轻人的无知,对自己历史的无知。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电视台的撒谎都知道,也是不相信的。对于BBC、CNN,他没有看过,他也不相信。这种对于BBC、CNN的不相信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他只是照样听中共的话,去抗议。比如,前几天我在坐飞机时碰到一个中国留学生。他参加了对CCN的抗议。我问他中国的报纸在(奥运问题上)撒谎,你相信中国的报纸和电视吗?他说,我当然不相信它们。我问他,中国的新闻你不信,CNN的新闻你又没看过,你为什么去抗议CNN?他的回答也很简单:我何必知道?!我可以反对我不知道的东西。”
“一个民族真正的富有是灵魂”
“我想一个民族真正的富有是灵魂,而不是有多少钱。你今天有房子,明天就可能破产,它不是人的价值。我想人的价值关键是你精神上的富有,你拥有了什么,你信仰了什么,你获得的什么。这种精神上的东西,有点像爱情。可能是日子过的很差,但内心是幸福的。
另外,今天在中国出现的富有本身也改变了中国共产党,使它的成员们自己变成了富有者,他们要保护他们自己。
我希望中国奥运能像南韩奥运一样是民主的开始。我当然希望中国的读者们明年可以看到我小说的中文版。我也希望他们能告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经历了什么,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把这些记忆经验、人生经验传给下一代,而不要跟下一代说:你要老老实实听党的话,你要小心,你要升官发财。那样,我们会把社会变成一种没有价值观的社会,将来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对法轮功的问题,我还是一直那个观点和看法。我希望这些有信仰的人,他们能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好处,不只是法轮功一种信仰,包括基督教的信仰、佛教的信仰啊、道教的信仰,我想都比共产党这种没有信仰的信仰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接近于人性。
中国的未来
在被问及他对中国未来的看法时,他说,“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在奥运会后不会像一些人想像的那么好。中共当局把经济与奥运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并且在大量地驱、抓异议人士,造成大量的奥运灾民。谁去救这些灾民?中国的问题不仅仅是河水不清的污染,更多的是人们心里对中共的抵触。也就是说中共当局和人民是一种敌对的关系,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民主是人类共同的目标。看看中国周边的国家现在大多数是民主国家。台湾的模式可能更接近中国的未来。我想我们这一代会有机会看到中国的民主。 有人说,中国一搞民主就会乱。我说这是污辱中国。“
英国主流媒体关注
《北京植物人》面世后,英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导,给与评论。英国卫报的评论称,“这是一本栩栩如生的、带有强烈感染力的、又有些黑色幽默的书,是对那些反抗压制表达自由的人们的一种极大的怀念。”Metro报纸在讨论会的当天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对马建的专访报导,并赞赏马建对于不要忘记历史的呼吁,称小说是“为西方人提供了一个认识现代中国的必不可少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