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爱乐乐团26日的平壤演出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朝鲜居民却不知道有演出或者对演出漠不关心。

舆论说朝鲜也通过电视进行转播,会给居民带来相当大的反响。但除了一部分平壤市民以外,对大部分居民来说此次的演出不是他们值得关心的事情。
而且大多数专家分析认为,把此次演出称作“音乐外交”比作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期待会给美朝之间的关系改善带来急速发展,但由于朝核问题很难马上取得进展。
纽约爱乐乐团进行演出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7日咸镜北道稳城、巫山、会宁、两江道惠山市的内部消息人士一致表示:“干脆不知道有演出的事实。”
消息人士们说演出结束的当天上午为止“大部分居民都干脆不知道有过这种演出。”“劳动新闻等报纸上也只用非常小的篇幅介绍过演出,所以人民对此完全没有关心。”
特别是一位消息人士说:“进行演出的晚上6点是电力供应最不稳定,又是家庭非法用电器(电饭锅)最多的时间段,所以停止几乎所有居民区的供电。”还反问道:“就算知道(演出事实)谁会在那个时间用电池看电视呢?”
消息人士还开玩笑地说:“如果有电池,在没有检查的时间段多看一张韩国光盘不是更好嘛。”
平安北道新义州的消息人士说:“看了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出。”“孩子们想看动画片打开电视一看,正在转播什么演出。”“可是没想到是有名的演出。有没有唱歌,觉得没意思就没看完。”
在中国沈阳的一位朝鲜的贸易工作人员姜某跟DailyNK通话时说:“在沈阳看过转播演出的中国电视。以前就听过消息就特别关注过。”“可是不知道演出内容,又没意思就看了别的节目。”
对“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出会不会像‘乒乓外交’那样发展呢?”的提问,姜某反问道:“在韩国用这种方式操作一切消息吗?”叹着气说:“你们还真不知道情况。”
他说:“六方会谈进展顺利,核问题得到解决朝美问题才能化解,来唱唱歌核就能突然消失吗?”“如果认为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的话,那真是太愚蠢了。”
==================
“领袖同志的手臂砍掉了绝对不行 … 必须删除” 《纽约时报》:“外国媒体人员的观光是‘监视观光’” | |
|
《纽约时报》网络版27日的报道中将朝鲜当局为国外媒体人员提供的平壤观光调侃式地描述为“监视观光”。
报道称媒体人员们在观光人民大学习堂、平壤地铁、万寿台等期间受到了来自接待员(minder)们的贴身监视。因为是一段痛苦的事件,所以也是一次特殊的经验。
报道尤其强调了在参观朝鲜劳动者教育和大学生用图书馆人民大学习堂时计算机室中虽然坐满了几十位着装整洁的人,却没有等待的人或者来来往往的人。
此外,记者们来到一处原先没有被列入访问计划的房间时,屋里因为没有供暖,非常冷,而且立即被接待员赶出来了。还说大多数公共建筑内部非常冷。
报道还介绍了一件在万寿台金日成铜像前拍照时的逸事。
记者们在万寿台广场上高大醒目地金日成铜像前照了一张相。问题是朝鲜方面的接待员认为“照片上金日成铜像的手臂没有完全照进来,缺了一块”,“说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并且要求立即删除数码相机中的相关照片。
媒体记者们访问平壤地铁时对那里的一位自称电子工程学学生的李明燮(23)先生询问个人生活。他表示:“非常幸福”。同时翻译也参和进来表示:“亲爱的领导人金正日同志在照顾着我们的生活。”
路透社在分析报道中评价此次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会上朝鲜观众的喝彩声无法被视为是朝鲜要改变态度的信号。并且认为演奏会虽然得到了朝鲜人的“情绪(hearts)”,但是没能得到“精神(minds)”。
此外,报道还称演奏会史无前例地得到一个频道的现场直播,但是第二天的《劳动新闻》中的相关报道只有第四版中简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