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 按下葫芦浮起瓢 高层左右为难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经济问题 按下葫芦浮起瓢 高层左右为难
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四月超过3%达到6.5%,且贸易顺差达24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之后,不管官方承不承认,通胀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为此,紧缩措施已势在必行,而且紧缩政策必定是全新的组合拳,因为只加息明显无法治本。事实上,就算真的出组合拳,能不能打个漂亮仗,还有待观望。

  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可谓是矛盾重重,各个问题之间又是相连的。事实上,目前中国最核心的经济问题就是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内外经济失衡,如果国际收支问题不能根除,最后都是治标不治本,即使通过行政手段强行经济低头,最后也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很显然,中国在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两者之间只能顾此失彼,即使其通过种种手段按下通胀,最后是国内吸引减少,从而导致更多的贸易顺差;如果其加大国内吸引,顺差问题可以解决,但是通胀势必失控。可见,在此种情况下,加息是远远不够的,非打组合拳不可。

  事实上,政府紧缩的组合拳也已经打了很久,这边厢多次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措施,但通胀水平仍大幅上升;另一边厢又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等。这些组合政策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既堵又疏,但效果似乎不大。CPI和贸易顺差都继续高企。

  也许像市场分析的一样,政府就是要“温水煮蛙”,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也只能这样。此外,也表明此前的措施力度不足,再次出台紧缩性政策已是势在必行。

  可见,抑制“通胀”已经不是央行或财政部等单一部门的问题,已经成了整个中国的问题,在CPI高企的状况下,接下来各个职能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可能八九不离十都跟抑制通胀有关,都会想尽办法从市场上抽钱。这些新政策可能包括:加快升值和加快加息。除了使用利率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外,政府还会继续出台行政手段,比如限价等。

  所以,怎么抑制通胀控制流动性,就看政府接下来的组合拳怎么打,怎么发挥这些组合政策的作用了,但可以预见的是,最终效果的呈现时间铁定不是“短期”,而且应该是漫漫长路。甚至有分析称,那个官员能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将是中国最有用的官员,但不解决也不能说明他笨,因为从现有状况来看,这已经是个无解的问题。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0913/5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