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随着最近朝币价值持续下滑,朝鲜居民的生活费负担在加重。
这样的现象虽然自2002年7.1措施以后一直在持续,而目前钱集中到特权层,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得更为艰难。
会宁居民朴贤植(假名)在30日与DailyNK的电话通话中说,“能穿的中国夹克1件的价格是3-5万元,肉1kg的价格是3千元,食用油一瓶的价格是2千7百元。苦攒1个月拿10万元钱去市场,好像没买什么可钱却花没了。”
做从中国华侨那里购买商品后倒卖给地方生意的朴氏的月收入是30万元朝币(韩币10万元),这在朝鲜算生活水平较好的一类。但用这些钱,包括妻子和儿子的一家三口只够吃米饭。
四口人生活1个月需要有1kg价格为1千元的大米50kg(5万元韩币)和1kg价格为350元左右的玉米20kg(7千元韩币)。再买价格为2千7百元的食用油一瓶、辣椒面、食醋、蒜、葱等副食品,其总价格相当于大米的价格。
1kg价格为3千元的猪肉一周能吃一次。剩余的钱买三口人的衣服和朴氏的烟、酒。按这样的消费水平,他们1个月的生活费大约需要30万元朝币。朴氏这还是酒足饭饱后说的话。
普通百姓1个月不能吃一次猪肉
在会宁南门市场做面条买卖维持着生计的金正玉(假名)的月生活费为6万元左右朝币(2万元韩币)。金氏是负责一家三口生活的家庭主妇。
卖一整天的面条赚到2-3千元钱,一个月的收入才6万元,这些钱也只够买吃的。准备做生意的本钱,做梦都不敢想。米饭也不敢吃,只买玉米70kg(23,000元朝币)和食用油(2,700元朝币)和大豆(1kg950元朝币)等副食品,钱就花光了。
在会宁机械工厂上班的金氏丈夫月收入为4千元,只买4kg大米就用完。只靠丈夫肯定会饿死,因此从10年前开始做起了面条买卖。她说,“这么拼命赚钱也只够吃玉米饭。一个月买1kg肉也很难。没给孩子吃肉已有一段时间了。”
目前在会宁市里,除了与华侨做生意的商人、赚外币人员,在中国有亲戚的人员之外,绝大多数居民与朴氏一样过一天算一天。
最近人民保安省下指示说“4月开始会发给配给,不要做买卖”,强化了对市场的管制力度。因此,一直卖中国工业商品的居民们的不满在增多,他们说“不给配给还强词夺理,让我们怎么活?”
事实上,保安员对市场进行管制,只会提高中国工业商品的价格。因进行管制,原来在柜台进行讲价,现在购买者反而在找商人,物价随之在上涨。
另一方面,最近国际市场的美元趋于弱势,这也在朝鲜黑市如实得到反映。中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例一直维持1美元对8元人民币,而根据美元和人民币的上下波动,朝币也每天在发生变化。兑换商随时从中国得到汇率信息并适用于朝鲜市场,因此朝鲜也绝对不是“汇率固定地区”。
因最近美元处于弱势,朝币兑美元、朝币对人民币的比例几个月来一直走下坡路。朴氏说,“1月中国人民币100元能兑换朝币4万2千元,但现在大幅下降,100元只能兑换3万6千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