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作者对中国的“榨取性制度”表示悲观,但这样一种简化的概括并不足以展示中国的动态。除了上面谈及的领导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外,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也没有解释“榨取性制度”如果放宽一定程度,允许更多准入,甚至朝“包容性制度”略有转向,这个过程释放出来的制度潜力是不是足以支撑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
三位美国学者获得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证明了民主制度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中两位学者十二年前出版的著作中,曾预言专制体制下中国经济发展将走向没落。有专家认为当下中国的实情基本符合预测,中共治下的中国经济崩溃走向,已无挽回的可能。
编者按:8月4日,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去世,享年97岁。1989年5月底至6月初,李政道在北京主持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世界实验室场、弦与量子引力研讨会,当时北京正处于天安门民主运动时高潮。会后,这场研讨会的论文集合成了一本书。李政道为这本书写了序,在序言中李政道说,将这本书献给...
一年一度备受瞩目、地位崇高的诺贝尔奖揭晓时,得奖者大概都会获得实至名归的恭维,除了名声一夕暴涨外,还有丰厚奖金可拿,真可谓名利双收,风光至极。在羡慕、恭贺声中,大家不知有没有为何会有诺贝尔奖的疑问。这个问题的官式答案相信可以找到,姑且不去查询,个人在此提出一项解释,供读者们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