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疫情
一个普通上海人的午夜狂奔(图)
2022-04-19

伊在前天,4月15日凌晨,从浦西到浦东,经历了一个普通上海人的午夜狂奔。

微信热传文章:我气愤之极(组图)
2022-04-19

赶快过来,棺材已经拉出来了。我赶紧过去一看,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就将从家里抬下来的装遗体的袋子,原封不动地往棺材里一放,我们买的全套的衣服被子依然还是装在那个拎包里,放在脚后跟处,遗体袋拉链仍然拉紧着...今天,我今天就要骂这些政府部门的官僚们!你们整天只是吹,只是教条“以人为本”,大喊“不忘初心”请问:你们的初心在哪里?

新冠疫情:未来几十年新冠病毒是否仍会影响我们(组图)
2022-04-19

大流行的终结并非意味着我们大获全胜——一些病毒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持续数十年,最终引发一系列影响深重的疾病。

上海通知多家企业复工 3M、杜邦、BASF等外企拒绝 要求政府修改复工承诺书(图)
2022-04-18

上海疫情难以降温,但封控下企业可能活不过5月份,上海启动“白名单”制度,首批有666家企业可以优先申请复工。不过,3M,杜邦,BASF等外企拒绝了上海市政府“要求复工”的要求。认为政府完全让公司承担责任不合理,要求上海市政府修改复工承诺书。

上海这波操作为何天怒人怨?
2022-04-18

疑问一:武汉、深圳、吉林都封过城,为何没有出现物资短缺问题?疑问二:新冠两年了,其他城市都没出现过高价蔬菜、高价水果和高价食品问题,为何上海出现了?疑问三:便宜物资为何运不进上海?迫使上海市民买高价菜?疑问四:上海频繁测核酸、测抗原、发连花清瘟,花的是谁的钱?又是谁在挣钱?疑问五...

复旦教授:上海的生命线是怎么被掐断的?
2022-04-18

上海现在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封锁/清零"与"躺平/共存"的矛盾,而是市民要吃饭、看病与有人吃不上饭、看不上病的矛盾。告急声、求助声、求救声,声声入耳抱怨声、委屈声、悲鸣声,阵阵惊心。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此城之外皆为乡下的上海,怎么会一夜之间如此不堪;长三角、华东区乃至全国纷纷...

后疫情职场 全美300万劳力一去不返
2022-04-18

数百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因为恐惧染疫或身体损伤而无限期离开职场,可能使劳力短缺的情况恶化多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姆(Nicholas Bloom)、芝加哥大学跨国贸易与经济学教授戴维斯(Steven J. Davis),以及墨西哥自治技术研究所(Instituto Tec...

一个在线表格,写满了上海残障者的求救
2022-04-18

我叫 Mia,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4月初,我跟我的同事、朋友们建立了一个疫情残障群体互助表格,用以收集上海残障者疫情下的需求。因为本身从事的无障碍行业原因,关注障碍者与生活中的无障碍问题几乎成了我的本能。4月3日一位来自武汉的残障者朋友问我:"Mia,你们是不是可以发起一个在线表格...

没有了“上海日记”,还有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吗?
2022-04-18

本文原题:《被遗忘的上海日记》三十年功与名,六十年尘归土。一朝得势,鸡犬升天;一朝反噬,身形俱灭。1我所在的小区,疫情冲击之下,各个店铺可谓是惨淡经营。南门的小超市倒闭了,新开了一家药店;西门的理发店倒闭了,也开了药店;北门卖包子的早餐店也倒闭了,变成了药店;对面街道的洗车店也转...

老外教授“上海日记”:囤25磅芒果,跟邻居共生
2022-04-18

本文作者为罗德里戈·扎伊丹和梅丽莎·诺格拉,扎伊丹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副教授,诺格里亚是一名语言教师。这对夫妻目前正在经历两年来首次在上海爆发的大规模新冠疫情,在封锁中,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疫情故事。上海封锁后,往昔喧闹的街头已经少有人迹。1.你来盯微信群,我负责盯买菜应用,好吗...

上海外卖骑手带着帐篷返岗住在了上海的桥洞下
2022-04-18

一些骑手住在了上海的桥洞下疫情将上海的外卖骑手分成两类,还在跑的,和被封在小区里的。在过去几天上海的疫情发布会上,外卖骑手这个群体被数次提起,在特殊时期下,他们成了保证市民物资供给的关键力量。多位上海骑手接受了北青深一度的采访,他们中有人已经重返岗位,面对的是成倍增长的订单数量,...

我打了上海15家医院急诊电话 发现死亡重要原因
2022-04-18

大家好,我是一款雷雷。昨天看到陈顺平先生的死亡过程,非常痛心。在陈先生妻子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二人去了同济医院总院,急诊不接诊。第二次,二人去了第十人民医院,急诊没开放。关注上海疫情的人,对这个过程特别熟悉。因为包括东方医院护士在内的几个逝者,都是因为没能赶去急诊开放的...

就算一万个理由,也解释不了上海那位医生的冷漠
2022-04-18

上海浦东120中心拒绝救治哮喘患者这事看得我异常的难受。更多的是无法理解。无法理解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在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濒临生死关头时,竟然能做到如此无动于衷。先简单说一下事情的经过:3月30日早上8点左右,上海浦东一位哮喘病人突然发病并晕倒。事态紧急,家人拨打了120并求助邻...

胡锡进称台海“爆点”不远 上海网友酸:打仗要不要戴口罩(图)
2022-04-18

美国6名跨党派议员14日晚来台访问,而共军东部战区则在15日对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联合战备警巡。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台海局势“真正的爆点”不远,人民应做好准备。不过许多网友并不买单,尤其深受疫情所苦的上海网友更大酸,“打仗要不要戴口罩?测核酸?”其他网友也附和说,打台湾一个确诊,全军就要拉回隔离。

疫扫阴霾 今年婚礼要办260万场(图)
2022-04-18

疫情后的婚礼仿佛是要弥补之前的不足,极尽铺张之能事。(欧新社)两年多来的新冠疫情不确定性迫使许多夫妻延后甚至取消他们的婚礼庆祝活动。但婚礼正在大张旗鼓地回归。根据婚礼策画网站《The Knot》的最新报告,今年的婚礼热潮预计会很大。预计2022年将举行多达260万场婚礼,高于疫情...

经济史学家:造成伤害的是封锁而非疫情
2022-04-18

这就是为什么建立正确的因果关系如此重要。给家庭造成财务不安全感,破坏我们年轻人社会生活的,不是这场流行病,从来都不是。在青少年(成年人中也存在,尽管严重性相对较低)中造成抑郁症、药物滥用和自杀念头比例上升的,也不是这场流行病。相反的,这些都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为名,所制定的疫情应对政策的代价和成本。这些政策告诉脆弱的年轻人,他们不能见朋友,不能露脸,也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即使这些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上海疫情冲击第3艘航母建造(图)
2022-04-18

资料图片:2017年6月28日,国产新型驱逐舰的首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由于上海疫情严峻,全面封控封管,延缓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延迟下水日程。据香港南华早报周日报道,中国解放军海军将在4月23日庆祝成军73周年,各方普遍期待的全新第3艘航舰将在当天启用。报道引...

上海因防疫过世者名单续增 民间已统计131位死者信息(图集)
2022-04-18

网友在Airtable网站上创建上海疫情逝者名单,截止目前已收录了超过131位死者的信息,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网页截图)收录因一刀切防疫造成的死亡案例的《上海逝者》文章引发关注和转贴,但随后被删除后,又有网友在Airtable网站上创建了上海疫情逝者名单,截止目前,这里已经收录...

中国专家:无症状者左右疫情 应调整防疫政策
2022-04-18

中国医学专家徐建国表示,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改变了疫情发展趋势,应根据新的形势与特点,调整和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据中国媒体周六报道,徐建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15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徐建国指出,新冠与既往我们所认识的...

曾骂方方辱律师 上海退休检察官突发脑溢血上网求助(图集)
2022-04-18

网友在转发他的求助的同时,发现这位“退休老检察官”却是一个“五毛”,武汉爆发疫情当初,曾转发大五毛李光满一篇辱骂武汉作家方方是“蚂蝗”的文章。这篇微博至今仍在。“这个秦培丰,也遭到了铁拳。也算是现世报了。但是物伤其类,依旧觉得应该帮他转一下。不过悲催的是,我转发他求助的微博也被锁了。大多时候,主子对奴才一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