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疫情
千金万金比不得安睡一晚(图)
2022-05-11

2022年5月8日,上海市民被急救车拉走隔离。上海,陆家嘴,几千万的房子,中产金领,上市公司高管。所有的一切都有了。但是,有一天,凌晨1点的时候,防疫人员来撞门。你会体验到缺乏安全感和尊严。——@bridgeduan@iPaulCanada:上海某居民楼7...

上海政策朝令夕改令一团糟 网信办大力封杀网络群组(图)
2022-05-11

上海一位居民对本台说,现在上海被官员搞得一团糟,其中防疫政策朝令夕改,甚至上午的行政命令下午就被推翻重来。网信办一个月封67个网络群组

疫情冲击内需消费 中国各地掀起消费券发放潮(图)
2022-05-11

上海各大商场因疫情,已从3月底或4月初日停业至今。路透受疫情影响,3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比衰退3.5%,预估4月衰退幅度将会更大。据财新网报导,为此,4月以来、尤其“五一”假期前后,中国地方政府再掀起一轮消费券发放潮。财新网统计,4月1日至5月10日,中国31个省份累计已...

北京一银行现聚集性疫情感染人数攀升(图)
2022-05-10

2022年5月4日,北京市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北京疫情持续延烧。日前,北京顺义区出现聚集性疫情,主要涉及顺义区一家银行,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同时,北京多区管控提级。5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大郊亭社区、十八里店乡十里河村、十八里店乡小武基村,房山区长阳镇金域公园社区升级为中风险...

突发!上海地铁全线停运 早上坐地铁的人回不去了(图)
2022-05-10

5月10日,上海最后两条仍在行驶的地铁线路,突然宣布停止运行。至此,上海地铁所有线路全部停运。上海疫情防控再度升级,多处已列为“防范区”的小区发出“静默”通知,以及提级防控,要求全体居民不许出户,外卖、团购都予以暂停等。招致民怨沸腾。

党内争斗催生低素质官员 上海人:混乱源头
2022-05-10

上海从“微解封”再次返回“静态管理”,同时启动挨家挨户找感染者的运动。当地人表示,地方官员缺乏基本素质,让局面乱上加乱。

有幸经历了一场笑话
2022-05-10

晚上睡在毛坯房我就在思考,我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也没有犯法,身体也尚未完全康复,却这样没有人权地睡在一个毛坯房里。出去打车也打不到,想回家也回不了,就算我是天王老子家财万贯,今天我在这个毛坯房里也睡定了,走投无路,没有选择。仅仅因为我是一个密接。这就是上海。

丧事喜办?13岁孩因疫独留家中被正能量宣传(图/视频)
2022-05-10

5月8日,@沸点视频发布了一则视频新闻称江苏苏州一对夫妻因新冠疫情被封控在上海,不得已将13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异地的家中66天,期间孩子除正常学习外还需要照顾一对宠物的伙食,日常三餐依赖自学烹饪或偶尔点外卖解决。这则旨在宣扬孩子“独立”、“懂事”的正能量新闻被不少网民批评为“丧事喜办”,认为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严重犯罪——是父母与政府双方的共同失职,同时遭到广泛质疑——是怎样的奇葩防疫政策能让“孩子独自在家两个月”。

疫情中民众不易,但是这样的求助者你会同情吗?(组图)
2022-05-09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求助帖。看了这位网名为苏菲圆妹的年轻妈妈的叙述,正常情况下,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对她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和怜悯的。同情她?前面还要加个定语正常情况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是看看她过往的发言,就知道其情况属于不正常的行列:当别人家的孩子,因为防疫管控而得不到妥善安置...

上海荒诞经历:阴性时被拉去方舱出来后阳了(组图)
2022-05-09

家住上海黄浦区的李燕(化名)过去几天心力交瘁。她多次核酸和抗原检测为阴性,期间出现过一次阳性结果,要求复核无果,无奈被送去方舱医院。出舱后反而开始发病。“感觉很屈辱,但这不是疾病带来的,”李燕说,“整件事不由你个人的意志决定,也没有可以申诉或者讲道理的地方。”她还见到舱内有穿着防护服的人员大声播放红色老歌《歌唱祖国》,吸引许多患者聚集录影,这一切让她觉得“荒谬至极”。

上海发放三文治导致居民腹泻 当局立案调查
2022-05-09

上海市普陀区街道发放的保供物资,存在三文治不符合标准问题,导致居民食用后腹泻,有关部门已立案调查。据中国媒体周日报道,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居民投诉,反映街道发放的保供物资金帝来金典三文治存在食用后腹泻等问题。执法人员对上述产品涉及的三个批次进行抽样送检,报告显示三文治菌落总...

被删文:上海封控下的法治灾难 20余位教授意见成文(图)
2022-05-09

作者童之伟为上海居民、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本文形成过程中,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科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大学等教育学术机构的总共20余位教授表达了意见;复旦大学桑玉成教授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