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费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消费
消费浪潮未现 经济复苏难 恐冲击习政权(图)
2023-02-23

2个月前中共仓促解封,但上海的购物街仍未恢复到大流行前的喧嚣。因为消费者报复性支出浪潮尚未形成,商贩们表示好光景没有到来。图为2023年2月7日,上海浦东街头。中共仓促解封已经2个多月,上海的购物街仍未恢复到大流行前的喧嚣。因为消费者报复性支出浪潮尚未形成,商贩们表示好光景没有到...

前景悲观 中国人多储蓄少消费 投资外贸同步萎缩(图)
2023-02-19

资料图。上海洋山深水港堆放集装箱的码头。中共病毒(新冠)疫情3年间,仅管中国居民的储蓄增加,但国民消费、投资和外贸订单同步萎缩,大量外贸订单已被东南亚抢滩,各方面的数据均显示,民众普遍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中国的储蓄增长极不寻常近期,中共当局不断调降存款利率,同时松绑贷...

中共不是想与西方共处,而是想要统治西方(图)
2023-02-18

气球事件让人更加相信,中国不是想与西方共处,而是想要统治西方。图:2023年2月1日,美国蒙大拿州比林斯上空的中共间谍气球。法广: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发表社论文章:间谍气球的教训。作者Luc de Barochez在文章中指出,气球事件让人更加相信,中国不是想与西方共处,而是想要...

中国出口大国地位被东南亚“抢滩” 民间对政治经济前景悲观(图)
2023-02-18

中国终止“清零”,正当中国政府全力拼经济,国际投资界亦期望中国经济会从谷底反弹之际,本台综合多项数据,显示中国昔日出口大国地位已进一步被东南亚“抢滩”,更失去欧美“大客户”,最令人担忧的,是大陆民间对政治经济前景悲观,普遍倾向储蓄而不是消费和投资。

旅游过年:行走的羔羊 被关起来宰(图)
2023-02-02

‌‌老板明明可以直接抢钱,却偏要给我两根烤肠。‌‌大年初五凌晨,在三亚被宰得麻木的大华,躺在旅馆床上,点开朋友圈发了这样的吐槽。怨气当然不是一天积累起来的,从大年初二飞三亚开始,大华感觉自己就成了被圈起来的羊。98一杯的奶茶,78一个的冰淇...

王赫: 2023中国内需难提振
2023-01-28

中共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那么,30年多年前就在喊的扩大内需战略在2023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呢?本文试作解析。先来看两则数据。其一,1月17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人...

中国储蓄达2.6万亿 分析:转为消费数量少(图)
2023-01-25

图为顺丰速递快递员在北京一个居民区送件。(Wang Zhao/AFP)《金融时报》周二(1月24日)报导说,中国的银行存款在2022年创纪录地增加了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但可能最终能转为消费的连零头都不到。报导说,2023年会看到因报复性支出促成的消费小型激增,但银行存款...

中共宣称恢复经济高增长 专家:路线不改很难(图)
2023-01-11

专家指出,中国真正的经济挑战在于,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严重的收益递减。图为2022年12月3日江苏省淮安市一个恒大住宅区。近日,中共官媒开足马力宣传支持民营经济,声称随着防疫政策放开,中国的经济即将迎来复苏并恢复高速增长。专家认为,中国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正面临严重的收...

特斯拉“自杀式”降价 点燃2023经济大战导火索(组图)
2023-01-07

今天,特斯拉又冲上了热搜。这次不是因为车祸或股价下跌,而是因为产品大降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3标准版起售价由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从35.79万元降至30.99万元。好家伙,一口气降了三四万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不敢说绝后,但绝对是...

防疫措施松绑后 中国消费仍未恢复(图)
2023-01-07

专家认为,2023年中国市场消费恢复并不乐观。图为2022年12月13日北京一家购物中心。随着中共当局防疫政策转向,近期官媒宣传声称,市场已开始复苏,消费明显回暖。专家认为,2023年消费恢复并不乐观。解封初期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很大,同时也不要高估居民消费的反弹力度。1月4日,中共...

消费投资意欲低、储蓄率高、收入减少 中国第一季经济复苏无望(图)
2023-01-03

中国取消“清零”、对外通关后,国民消费能力被视为经济复苏主要动力。路透社资料图片中国内地于去年底突然取消“清零”防疫政策,据中国内地研究数据指,居民去年全年累积多达约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超额储蓄”,惟有分析指,内地人储蓄多了,并不代表疫后的消费多了。加上多项官方数据指,在疫...

通膨更精打细算 外送平台消费习惯出现“这些改变”(图)
2022-12-30

消费者持续花更多钱在DoorDash和Uber Eats等餐饮外送平台,但这些平台的成长正在趋缓。(路透)华尔街日报报导,随着美国通膨高涨促使消费者更加精打细算,民众虽持续花更多钱在DoorDash、Uber Eats等餐饮外送应用程序(App),但用户正在改变行为模式,例如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