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京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普京
普丁阅兵喊“所有的计划正在实现”俄军曝摧毁乌克兰美国制雷达站(图)
2022-05-10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导,俄国总统普丁今(9)日表示,莫斯科在乌克兰的特殊军事行动无疑将达到成果。俄国国防部另宣布,俄军已摧毁乌克兰东部一座美国制炮弹定位雷达站。▲俄国总统普丁表示,莫斯科在乌克兰的特殊军事行动无疑将达到成果。(图/翻摄自Vladimir Putin脸书)路透社报导,俄...

外界盼俄胜利日端大礼 专家看普丁演说错愕回3字(图)
2022-05-09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仪式于莫斯科当地时间9日上午10时(台湾时间下午3时)左右登场,开场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强调军队正在为国家未来而战,以捍卫侵略行动为轴,将俄乌战比拟二战。战略专家分析整场演说似乎不符合众人期待,听完让他直呼“就这样?”,认为普丁似乎对战争“完全没想法”。

普丁“胜利日”演说避重就轻!未谈及何时停战(图)
2022-05-09

俄罗斯总统普丁今日在莫斯科红场发表胜利日阅兵演说,他在侵乌战争第75天发表的11分钟演说中,未点名提起乌克兰,也没对目前战事进展提出评估,并且未透露战事还将持续多久。▲普丁没对目前战事进展提出评估,且未透露战事还将持续多久。(图/翻摄自官方推特@KremlinRussia)美国有...

英媒:如果普京骤逝谁会接班?(图)
2022-05-09

俄罗斯总统普京资料照片普京已经修改了俄罗斯法律,使他有可能再领导这个国家15年。但他能坚持那么久吗?俄罗斯政治的复杂性和隐秘性使得很难预测如果普京去世,谁将接任俄罗斯领导人。专家警告,但最有可能的竞争者可能对西方更加敌视。据英国dailystar日报署名迈克尔-莫兰报道,专家称,...

普京会在5月9日“胜利日”这天做什么?
2022-05-09

但尼科尔斯认为,这一天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其实并不是普京正式对乌克兰宣战或者进行战争动员,而是裹挟着民众的爱国热情,把冲突引向北约,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相比发动核战争或与北约和谈,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失利其实更难让俄罗斯人接受。

普京强权谁来继任?学者点名最强硬2位(图)
2022-05-09

俄总统普京( Vladimir Putin)的健康状况向来是外界注目的焦点,每每现身一举一动总能引起热议。先前才因与国防部长萧依古(Sergei Shoigu)会谈中,出现手抖、抽动等无精打采样,还有传言称普京密会癌症医生至少35次,即使克宫屡次驳斥总统健康下滑,还是让一些人好奇,“若这位政治强人不幸离世,后续继任的官员谁的机会最大呢?”

各种不同的失败,普京只能选一个(图)
2022-05-09

伦敦国王学院防务研究客座教授克拉克(Michael Clarke)在BBC撰文指出,俄国预定9日举行胜利日阅兵,无论庆祝什么,绝非俄乌战争胜利,摆在俄国总统普京面前的,只有各种不同的失败。

普丁盛大迎胜利日 新武器曝光了:几分钟就能攻击到英国(图)
2022-05-08

▲曾曝光过的俄国RS-24导弹。(图/翻摄自维基百科)5月9日,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胜利日(Victory Day),盛大阅兵迎接,自然是少不了的。今年,遇上了乌克兰战争使得这个节日,也成为外界观察俄罗斯局势的重要机会。英国媒体《卫报》近日就报导多则关于胜利日武器的消息,其中一项就...

普京坚称乌克兰就如同纳粹德国:会重现1945年的胜利(图)
2022-05-08

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天发布新讲话,保证"就像1945年一样,胜利将属于我们"。普京在5月8日的致辞中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乌克兰的冲突进行了许多比较。普京坚称去乌克兰发动战争不是侵略,而是去纳粹化。

“胜利日”即将来临俄乌两军谁能拖垮谁?(图集)
2022-05-08

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第2阶段的4月中旬展开之后,已经历时十多天,不过从战线来地图看,第2阶段目标解放顿巴斯其实进展非常有限,只是占领了少数外围的小城镇,主要战略重镇都还在乌军手中,而且军事迷猜想的南北合围包饺子也没有出现。俄军战术:步步为营结硬寨打呆仗俄军至今没有多少明显进展,除了...

胜利日主持大阅兵 普京将发末日警告(组图)
2022-05-08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9日将主持苏联战胜纳粹德国77周年的庆祝活动,预计向西方发布“末日”警告,且盼在此前结束乌克兰马立波(Mariupol)战役。

黎蜗藤:乌克兰战争惊醒欧洲人不再有“大欧洲幻想”
2022-05-08

在全球各大板块中,欧洲无疑是被侵略战震惊最甚的一个,也是对俄抵抗意志最强烈最一致的板块。在联合国大会两次对俄罗斯的投票中(第一次投票谴责俄罗斯,第二次投票把俄罗斯逐出人权理事会),欧洲国家(除了俄罗斯和它的小弟白俄罗斯)全部投赞成票。就连俄罗斯在欧洲的小弟塞尔维亚,也在两次投票中投赞成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解释是受欧洲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