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革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文革
他们胆敢如此攻击毛泽东(图)
2025-03-12

毛泽东思想胜过毒品海洛因,谁吸上它,不会偷的变成偷儿,不会抢的变成强盗,不敢伤生的变成为杀人犯。因为它的核心本质是个“斗”字,终极目标是个“权”字。故他终生终世乐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了取得斗争的胜利,不惜用最残暴、最血腥、最奸诈的手段杀死对方;为了取得权的终极目标,根本不讲善良、忠厚、情谊、孝道,纵犯上作乱,弑父杀兄也在所不惜,从不把人世间的传统道德,美丑善恶放在眼里,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医生刘浩之死
2025-03-12

刘浩,1926年生,男,陆军总医院骨科医生,在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作为特务遭隔离审查。1968年5月31日,刘浩在被隔离时,被发现上吊自杀身亡,时年42岁。刘浩的母亲,住在山东霑化县东营,她得知儿子自杀后,服剧毒农药自杀。不知道她的名字。刘浩身后留下了五个孩子,最大的1...

复归文革时期群众斗群众?中国多地骇人布局(图)
2025-03-11

重庆北碚区在辖区内接入2.79万个视频设备和245个感知设备,用以强化对民众的监控能力。另外,厦门推出的近邻监督模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声讨。该模式计划通过基层社区的近邻监督员延伸监督触角。中国各地正在升级对民众的网络控制。根据《重庆日报》网站本周一报道,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北碚区...

文革中惨死的十大名女子
2025-03-10

她们都是活跃在各个领域中的名人,本该有一个高光和幸福的人生,但在文革中却受尽迫害和侮辱,最终要么被折磨而死,要么含恨自杀。孙维世:1921年生,曾用名孙光英、李琳,四川南溪县人,孙炳文的女儿,周恩来养女,有红色公主之称,被称为所谓新中国戏剧奠基人、新中国三大导演之一。代表作品有《...

不堪回首的那一天(图)
2025-03-09

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向我的孩子述说40年前不堪回首的一天,那是我终生的噩梦,挥之不去却又难于述说。数百条活泼泼的年轻生命就在我的眼前一瞬间化为亡灵,而我从成堆的尸体中逃出生天。那是1967年的武汉,那一天是8月1日,我还不满14岁。1967是中国的凶年,更是武汉的凶年。前一年的7月...

把人当人!转折时期的赵紫阳(组图)
2025-03-09

赵紫阳宁冒政治风险也不愿饿死人,反对六四镇压,深受民众感念。(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赵紫阳一九七五年出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到一九八○年调中央工作,是中国大转折时期。赵在四川实事求是、大胆突破的施政风格,已显示他是一位有人性关怀的现代政治家。四川干部与群众至今不忘赵的功绩。由蔡文彬主编...

欲擒故纵 毛泽东周恩来合谋引导林彪叛逃(图)
2025-03-08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他亲自打电话给叶群,佯作不知情,不动声色地盘问叶群。叶群则做贼心虚,先是支吾其词,企图遮掩过去,但很快便露出马脚,又改口承认确有一架专机,称如果明天天气好,林彪打算“要上天转一转”。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

一组行刑照的由来
2025-03-08

今天是4月5日,又是一年的清明节。40年前的1968年清明节,我曾拍摄一组枪毙反革命集团主犯巫炳源、王永增的照片,现这组照片网上流传甚广。巫、王是哈尔滨电表仪器厂的技术员,都受过高等教育。1968年1月1日,二人在街头散发、张贴了一批传单,也可以说是一种用腊纸刻钢版油印的16开小...

宋庆龄晚年致中共的七封信(图)
2025-03-08

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对她的评价却是:“二姐生性好强,一生每逢大事必糊涂,最终于国未尽忠,于民不称仁,于父母未尽孝,于夫妻未尽节,于亲朋未尽义,于大义未尽思,于天地无一敬,于暴君未尽谏,于凶民未尽抚。可不悲哉!……终至于众叛亲离,孤苦无依,上辱父母先祖,下愧多灾黎民。” 十年文革中,宋庆龄对共产主义对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祸害有所认识,但最终,她还是没能摆脱“共产主义幽灵”的罗网,临死前竟被批准加入中共,成为共产主义的殉葬者。

暴力性“斗争会”的最早的受难者
2025-03-07

李敬仪,女,1966年时是南京师范学院教务长,中共南京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1966年8月3日,被从家里拖出斗争。她被游街和殴打,在斗争过程中气绝身亡,时年53岁。吴天石,男,李敬仪的丈夫,文革前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文革一开始被中共江苏省委当作运动对象,在报纸上点名批判。和李敬仪一...

我的姐姐林昭(下)(图)
2025-03-06

北大风云1954年,姐姐林昭以江苏最高考分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这座民主摇篮里,她犹如投入了慈母的怀抱,她满怀信心地希望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记者。她的写作计划满满一大堆,她要为写《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写传记,要把鲁迅的小说《伤逝》改编成电影,她因为参加过土改,要写一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