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改革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改革
吴国光:2001年 中共改革终结 现在向何处去?
2008-12-26

(作者2008年八月初在江苏连云港花果山)作者按∶今年夏天在北京,一位新闻工作者找我聊了一个很长的下午,基本上围绕改革三十年这样一个话题展开。最近他送来了谈话的整理稿。我问他是否准备在大陆找地方发表,他说那是不可能的。在海外发表,他也有些担心,嘱我隐去他...

鲍彤:三中全会的真相 - 也谈改革30年<之二>
2008-12-24

三中全会没有讨论过改革。议程上没有改革,公报中没有改革,没有提出过改革的要求,没有探讨过改革的纲领。是的,安徽的万里在 “包产到户”,四川的赵紫阳在进行“扩大农民自主权改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试点”。1962年初,准备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针对吹牛...

曹维录:为何改革开放是祸国殃民的?!
2008-12-23

我有个朋友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但他对问题的分析有时却一针见血。他经常为一些政治问题和他的父母争吵,急了的时候骂他的父母是猪,是羊。他的父母 说: "你说改革有什么不好?现在不是不挨饿了吗?不是有时也能吃肉了吗?"我的朋友解释说:"一个家庭有一千亩地,...

外媒:30年中国经改 政治依然不变
2008-12-20

1989年5月25日的天安门广场,一名学生拿着破了的瓶子,上有邓小平的的图片。“小平”与“小瓶”同音。(CATHERINE HENRIETTE/AFP/Getty Images) 30年前的这个月﹝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打开...

胡锦涛:人民是你们的仇人么!!你是人么!!
2008-12-20

近日,名曰炮郎者发表网文:“让右派绝望—读胡锦涛讲话”。该文云:“昨天,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的讲话中,胡锦涛主席说,“我们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決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绝...

改革为甚么变成贬义 ?/李平
2008-12-16

“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改是把你父母逼疯,医改是为你提前送终。”一首顺口溜,道尽了内地民众对“买房难、上学难、看病难”新“三座大山”的怨气,令曾经光彩夺目的“改革”一词,变成贬义词。这是为甚么?改革,就是制度的变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房改之后,多数市民成为房...

赵紫阳智囊吴国光 中国改革已终结 3个不惜代价
2008-12-06

【编者按】今年是中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三十年前邓小平提出并领导实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只改经济不改政治的后果,造成中国社会贪污腐败猖行;贫富悬殊加大;严重的社会不公,导致民怨沸腾,终于爆发了一九八九年的「六四」民主运动。时值...

何清涟:改革错在“国富民穷”
2008-12-04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经济为核心的,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也确实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中国也出现了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美国的经济学者何清涟女士九十年代因为在她《现代化的陷阱》(海外版书名为《中国的陷阱》)一书中指出改革存在的问题而触怒中共当局。...

陈永苗∶改革是专政猫玩自由老鼠的游戏
2008-12-08

有一个比改革三十年更大的棋局在下,那就是宪政与专政的征战。改革是其中一个战役,而不是全部。固然对于追求民主自由宪政的人们来说,这三十年可以兴高采烈一些,可是并不能改革与宪政等同起来。在政治控制上的一些放松,经济有些自由,公民社会的初步形成,并不一定就可以宣...

陈永苗∶改革三十年是奴隶上升的时代
2008-12-05

欲望的满足∶安全感与财富等级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出,财产变为一种为社会或者心理异化方面的个人提供提供心理安全的符号,也就是金钱变为人的身份标识,财富变为自我的一个符号,甚至最重要的。财产被赋予极大的心理含义,资产阶级出于对财产的种种威胁,讨厌可能...

中国模式“辉煌”沉重代价“改革开放”30周年
2008-11-20

从去年5月份以来,由中宣部主导的充满血红底色的大型专栏《永远的丰碑&#8226;红色记忆》,由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单位一起共同强档滚动推出了,大肆宣扬中共暴力革命...

陈一谘 改革三十年祭 兼论毛泽东“四个创造”
2008-11-12

中国改革三十年祭--兼论毛泽东的“四个创造” 陈一谘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执行局主席、哈佛大学研究员纪念胡耀邦和赵紫阳基金会主席 一、两个基本历史事实和现代化国家的五个基础构件二、毛泽东的“四个创造” 邓小平的“四个坚持”三、中国改革的两个阶段:胡赵新政与改革畸...

陈永苗:改革是一种政治传销
2008-09-01

改革派在试图影响官方决策和试图摆脱全能国家的约束中。尽管终极目的是后者,可是改革派的可靠路径是利用权力来克制权力,利用权威来消除权威。当改革措施要在现实政治中展开,而不是停留在嘴巴上的时候,改革就等于威权主义,等于促进专制权威的稳定。颇为有意思的是,当八十...

布拉格四十周年启示:改革目的是废除共产制度
2008-08-22

─捷克经济学家奥塔&#8226;西克谈共产党国家的改革─仲维光─(一九九零年十二月)直到今天,因为党内斗争失败而逃到海外的体制内改革派人士,虽然由于生存的需要而置身于民主运动之内,但是却仍然坚持他们党内改革派的立场。在九 ○年春季,他们说,“我们十年改革做...

章立凡:历史留给改革时间不多 08两会后中国
2008-04-10

自去年中共十七大以来,我已不大发表时评,今年“两会”期间也是如此。有朋友问起个中原委,我自认对中共政改“话已说尽,事无可为”;即便再言,犹若“知其不可而为之”。变法:永远的历史悲怆温家宝在会议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一句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

中国经营报:中国的改革正在大步折返
2008-02-26

刘军宁:中国的改革正在折返 前不久,发生的两件事情颇受各界的关注,一件事是医疗改革被改革者宣告失败,另一件事是朗顾之争的主角之一,顾雏军因改制问题入狱。现在顾已被正式判刑。这两件事情似乎为对更早发生的两个争论进行定性提供了依据。一个是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

中国改革转了个圈儿又回到起点
2008-01-14

天津财经学院教授 李炜光几天来收集了一些官方或主流媒体上公布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数字,分析比照的结果,本该欢欣鼓舞的我,却陷入了某种巨大的困惑之中。 先看财政收入。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31.1%,1994年,...

刘自立:毛泽东会改革开放吗?
2007-11-09

这个文章的题目也许叫人笑掉大牙了,呵呵,但是,我这里,并不是开玩笑。历史上有没有"如果"?按照悉尼.胡克的说法:有。他认为,如果波斯间谍不向希腊告密,整个西方文明史将会重写;如果列宁在从芬兰赴俄路上被杀,社会民主党像他一样,会提出停战,和平,土地和其他民主...

中科院调查改革获益:官员居首 农民排末
2007-08-26

农民工离乡背井,在城市中寻找、从事着低收入却又最艰苦的工作。他们成了中国近10年发展中涌现出的数量壮观的弱势群体。   “近10年来获得利益最多的是谁?国家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日前表示,在城乡居民对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群体的综合排序中...

何清涟:中国改革的两个阶段和多个问题
2007-07-04

何清涟女士所著《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获中国改革先知、敢说真话等好评,她也因此书被迫离开中国。 何清涟:怎样认识中国的改革──著名经济学者何清涟女士在新书《中国改革的得与失》发布会上的演讲作者:何清涟 【编者注:本文是何清涟女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