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改革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改革
李克强部署金融改革试点 四大自贸区独缺上海
2015-12-03

李克强日前在多地部署金融改革试点,涉及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独缺上海自贸区。有报导指,由于上海是江派利益集团大本营,李克强在上海推行经济改革举步维艰。12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情况和下一步金融改革开放相关工作汇报;...

解放军改革重划军区 传分东南西北中五战区 图
2015-12-03

解放军改革方案备受关注,据报军区会出现重大调整,原定七大军区将改为东、南、西、北四大战区,惟军方决定增加一个中部战区,指挥中心设在北京,作为战时拱衞中部及增援四大战区的预备队。另外,五大战区主将的任命,将在本月内宣布。 海外传媒报道引述军方消息人士指,...

外媒 习的中国:变革的幻象 图
2015-11-26

本文译自Ian Johnson(张彦)于11月24日发表在《纽约书评》上的文章。下面是原文译文。 习*近*平经常被描述为中国几十年来或许是自毛以来最有权力的领导人。人们都知道他推行积极的外交政策,经济改革,以及力度空前的反腐败。 但是,随着习*近*平本...

邓小平为何接连废黜胡耀邦与赵紫阳(图)
2015-11-22

邓小平最初推行改革开放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这种出发点和心态,决定了邓记改革的摇摆性与不彻底性,扮演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另一方面顽固拒绝政治改革。在推行经济改革的时候,邓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主义的掘墓人;在拒绝政治改革的时候,他又是一党专政制度的坚定捍卫者。邓一直陷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时常伸出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脸,又用自己的右手打自己的左脸,乃至自断左膀右臂,接连废黜胡耀邦、赵紫阳两任总书记。

谢国忠:遏制政府滥权 反腐是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图
2015-11-20

在过去的1/4世纪里,中国成功脱贫并跨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相关统计数据是惊人的:以美元计的名义GDP增长了20倍,出口增长了40倍,电能生产增加了8倍多。中国如今比美国多消耗了20%的能源。世界银行评估,尽管按眼下的汇率,中国的GDP是美国的60%,...

习*近*平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深意?图
2015-11-19

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说,新一届政府在总...

高盛哈继铭:中国财政刺激政策已失效 需要落实改革
2015-11-18

“如果把刺激政策比喻为打麻药,它已经失去了功效,打麻药的唯一目的是动手术,如果不动手术光打麻药,还有什么意义呢?动手术就是改革,中国需要改革的东西太多了。”11月18日,高盛私人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在“《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

退休高官:利益集团阻碍改革 需调动亿万人民参与
2015-11-18

日前中共退休高官、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邵秉仁在一论坛上说,每项改革都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严重阻碍,想改革必须要调动亿万民众参与。近日大陆微信公号发文表示,习*近*平当局的反腐冒着政治风险,与各种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者决战。

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习*近*平或让这个几个部委消失 图
2015-11-17

目前,中国金融系统反腐已全面铺开。也使得金融监管的格局发生变化,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影响。中共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建议将“一行三会”合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而财新网总编胡舒立则就金融监管框架改革支招:从“官本位”开始动,但她同时对中共本身政治体制制约经...

经济思路的重大转变:习*近*平首提“供给侧改革” 图
2015-11-12

11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会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虽然只是简单五个字,但背后含义丰富,这或许意味着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习*近*平表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华尔街日报:中国推迟经济自由化改革 图
2015-11-09

今年秋天中国高层经济官员召开的闭门会议气氛紧张。 中国经济在今夏陷入困境一事已经让习*近*平不悦,因此官员们需要拿出对策改变这一局面。 上述闭门会议于9月22日在中国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的总部召开。据内部会议纪要显示,来自发改委...

包括朱镕基前秘书 六个不同身份的人预警:中国大变局在即 图
2015-11-07

日前,朱镕基前秘书李剑阁在财新峰会上特别强调自己的演讲主题是中国大转型和大变革。近期,已有多个不同身分人物接连预言中国处在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与之相应的是中南海高层近期也不断释放中共亡党危机信号。11月5日,在财新传媒举行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朱镕基的前秘书、...

大陆各界人士纷纷发声:中国大变局在即 图
2015-10-30

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消息人士撰文称,中国社会转型到了关键时点,如果翻不过去,等待中国的将是社会全面危机,全球大国和民族复兴会成为黄粱美梦。此前也有多个学者、媒体和商界人士表示,中国正处于巨变时代。近期体制内外关于中国将出现大变局的声音...

五中全会前 胡舒立放话改革已“迫在眉睫” 图
2015-10-30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夕,大陆商业界知名人士接连发声力挺当局“改革”,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表示,中国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财新网总编辑胡舒立则表示,改革已“迫在眉睫”。有评论表示,“胡舒立是主张民主、自由、法制的,其所代表的背后势力也是...

孙立平:共识已经不可能
2015-10-29

问:最近的局势好像有点扑朔迷离。最直接的,网上的对立越来越明显,气氛也越来越火爆。甚至共青团好像在整体加入这场混战。这个问题怎么看?答:首先说明一点,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社会越来越情绪化,并在情绪化的氛围中对立和分裂进一步加深,绝不是好事情。导致这种趋势...

习*近*平连出84份文件 要啃“硬骨头” 图
2015-10-28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本周在北京举行,27日党媒再次谈到了关于改革中的〝硬骨头〞。据报,中央深改组会议,两年出台84份文件,都直指改革“硬骨头”。外界评论,中共口中的“硬骨头”,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财源。随着习*近*平反腐日益深入,这些领域必将出现更多“...

朱云来:稳增长项目最终阻碍改革进程
2015-10-18

中金公司前总裁朱云来今日在2015年新加坡高层论坛上表示,政府不断投入稳增长项目,其实是给旧的经济产业找藉口和出路,最终阻碍改革进程。健康的发展模式应是将政策主基调从稳增长转变为调结构。朱云来认为,一系列稳增长项目其实是非市场因素的投资行为,为中国旧经济产...

〝改革迫在眉睫〞〝中国最危险女人〞替习*近*平放话 图
2015-10-17

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认为,中国经济放缓不会推迟改革的步伐,反而让改革变得更加迫在眉睫。“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将推迟改革的步伐。但正是因为经济放缓,改革变得更加迫在眉睫,急需提速。TPP的目标是开放的贸易和地区融合。中国应当将其当做一个机会,从而推动经济效率,加速本土结构化改革,并且将国际化程度推向新的高度。”胡舒立说。

经济改革若失败 中国将出现无人领导的革命 图
2015-10-17

美国康乃尔大学法律博士、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章家敦,因着有《中国即将崩溃》一书而声名大噪。虽然他预测中国经济与政治会崩溃的时间已经过去几年,但其主张的很多论点迄今依然正确。他日前接受专访,分别就中国经济与政治等方面发表看法,同时推测说,中国将出现像东欧、苏联...

习李改革换方向 李克强给部长们布置新任务 图
2015-10-15

李克强日前布置所有部长下基层调研;习*近*平也强调基层改革。有分析称,由于江泽民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习*近*平当局自上而下的改革已经进入艰难期,或改变策略采取自下而上渠道推进改革。 9月29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给部长们布置了一项新任务,要求“十一长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