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搭机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搭机
韩国新规收紧搭机携带充电宝等锂电池设备(图)
2025-03-02

资料图:2014年12月9日一名男子在首尔金浦机场的大韩航空柜台前使用手机通话。(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JUNG YEON-JE/AFP/Getty Images)自周六(3月1日)起,韩国收紧携带锂电池上飞机的规定,凸显全球航班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

航空公司不说的真相!搭机随身行李3状况 苦果自己吞(图)
2025-02-24

前阿根廷空姐巴奇雷里分享3大航空旅行中行李安全隐患,包括机舱内行李易被窃、行李柜无保障以及空服员不负责搬运行李等。她提醒旅客,贵重物品需随身携带并妥善看管,尽早登机以确保行李柜空间,并避免携带过重行李,以免影响安全。航空公司通常不会对这些问题负责,旅客需自觉防范风险。

退役空姐小秘诀 搭机免费升等!妙招大省随身行李空间(图)
2025-02-14

一名经常在网络平台以趣味手法分享旅游心得见闻的退役空姐,针对升等几率、如愿吃到首选飞机餐、增加行李空间提供了个人诀窍。(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搭机用餐时间轮到你点餐时,首选已索取一空?想带枕头上飞机,随身行李塞不下?知名旅游网红“吉妮薇妮”(Jeenie Wee...

走线客自洛欲前往纽约 持中国护照搭机被捕(图)
2025-02-05

南加一名华女走线客,日前在洛杉矶国际机场(LAX)准备搭机飞往纽约时被捕。律师邓洪表示,走线客现在不要随意走动,即使在美国国内,也不要随意搭乘飞机和火车等归属联邦管辖的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跨州旅行。

随身行李怎么放?航空旅客在社媒吵翻天(组图)
2024-12-30

搭乘飞机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之一,随着航空公司对行李的政策变化,有关随身行李的议论也开始增加。目前,搭机乘客热烈讨论随身行李的存放位置及其背后政策。(shutterstock)在加拿大航空决定对搭机乘客收取随身行李费引发广泛争议之后,另一个和随身行李相关的话题也引爆舆论。航班...

圣诞前搭机 空服人员透露最佳日期和最差座位(图)
2024-12-16

圣诞节和新年即将来临,预计2024年假期出游的美国人数量将比去年创纪录人数还要多。图为2022年圣诞节前的迈阿密国际机场。(CHANDAN KHANNA/AFP via Getty Images)圣诞节和新年即将来临,预计今年假期出游的美国人数量将比去年创纪录人数还要多,且天气总...

4种乘客搭机不会“免费升等” 空服员:绝不升头等舱(图)
2024-09-16

国外空服员穆尼奥斯(Miguel Muñoz)透露最不可能获得免费升等的4种乘客,包含衣服很脏、穿着太过休闲、身上有臭味或酒味,以及让人感觉会闯祸的乘客。(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国外空服员透露最不可能获得免费升等的4种乘客,包含衣服很脏、穿着太过休...

搭机飞洛杉矶见登机证“神奇巧合” 日男笑:还以为要出大事(图)
2024-09-05

一位乘客从日本飞往美国时,发现机票上有许多33数字巧合。示意图,非新闻当事者。(美联社)数字上的巧合有股神秘的魔力,好比在一些票券、发票上的编号,如果发现一些连续相同的数字,或者流水号刚好是自己的生日日期等等,总是会让人多注意两眼。近来有位日本医师网友,就在前往美国的旅途中,遇到...

搭机订商务舱 常会犯这4个错误(图)
2024-08-07

搭机时,选择商务舱(Business class)比经济舱(economy)、豪华经济舱(premium economy)贵了数千元,就算可兑换信用卡里程扣抵一些钱,耗用的里程也远大于经济舱,而且一小不心很容易犯下以下4大错误,付出更大代价。

注意选位带小物 前空姐舒服搭机5秘招(图)
2024-08-01

前空姐温德莎(Beth Windsor)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养成一些让自己在飞行途中更舒适的习惯,即使现在身为乘客也未改。内幕(INSIDER)新闻报道,以下是温德莎搭机时会做的5件事...

搭机警告 空服员揭秘“3种穿搭”超NG 严重恐禁止登机
2024-07-04

近期正值暑假期间,许多人会开始规划出国旅行。(桃园国际机场公司提供)近期正值暑假期间,许多人会开始规划出国旅行!然而搭飞机时,仍要注意身上的穿着,一名空服员揭露要避免的“3种穿搭”,严重恐会被禁止登机。根据英国《太阳报》报导,空服员指出尽量“少穿着短裤、裙子、短袖T恤等轻便衣物”...

搭机旅游1招省时省钱!9要诀中,这点要够狠(图)
2024-06-01

搭机旅游旺季到来,全球各大机场人潮大增,必须耐著性子等候领取托运行李,运气不好的会遇上行李没跟上或者遗失,有些人行李重到连自己都抬不动,行李箱因此故障毁损,过磅时还得支付超重费,部分航空公司对于行李重量的限制已陆续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