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25日分析,富人选民最近几年投票倾向越来越支持民主党,但这个族群却是共和党刚通过“大又美法案”的最大赢家。而现在,根据非营利机构丕优研究中心2024年调查,年收入21万5400美元以上、符合中上家庭定义的选民,超过半数投给民主党,较高学历选民投票倾向也逐渐与民主党靠拢。密歇根州立大学政治学者葛罗斯曼说,共和党阵营虽然已经变成劳工阶级越来越多,但共和党政策却没有改变。
开着豪华的欧洲进口车,背着上万块的名牌包,或者有留学经历常被视为经济实力的象征,让人猜想这些事不是有钱人的标签。 不过,有网友观察到,近几年侈品融入大众消费习惯,仅靠物质外在很难精确评断一个人的财务状况。 因此他整理出几个低调又方便判断出有钱人的依据,贴文一出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据美国奥纬咨询(Oliver Wyman)5月调查,中国富裕人群对经济的悲观看法已超过新冠疫情时期。当中有22%受访者对中国经济持负面看法,略高于2022年10月的21%。尤其是对未来五年展望,受访者态度明显更悲观,尤以18至28岁的高收入年轻人最为悲观。奥纬咨询合伙人沃特斯指出...
如同我刚才提过的,尽快回应、遵守商业礼仪、重视细微的差距都是理所当然地把习以为常的小事做好,但应该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能成为亿万富翁的人,通常具备比常规人更优秀且特殊的能力,像是对金钱的敏感度、独特的创意发想能力、足以迷倒众人的魅力等。对于还不能理解这一点的人,我想向你介绍本田健先...
巴菲特经常重复他的座右铭:要想脱颖而出,你必须提高自己,让别人无法忽视你。这意味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超越自我,成为行业佼佼者。对于员工,巴菲特建议通过做到最好,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了解你的角色、行业和公司的一切,这样你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专家。
根据房地产网站RentCafe发布的最新报告,2019至2023年间,选择在纽约大都会区租房的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富人数量激增,显示越来越多高收入族群偏好灵活又便利的租赁生活。报告指出,纽约大都会区每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租房家庭数量,从2019年的2,204户暴增至2023年的5...
华尔街日报报导,位居全国收入排行榜前端10%、年收入25万美元的民众虽然比父母亲赚钱更多,甚至超过自己对薪水的预期,却不觉得“有钱”。房价、保险、大学学费、借款利息连续几年持续上涨,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较高收入族群也感受到荷包压力,企业裁撤白领员工、极少雇主提供保障养老金(guaranteed pension),让较高收入民众缺乏经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