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光绪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光绪
【老照片】光绪皇帝所列书单 慈禧扶持义和团 袁世凯巧妙应对(图集)
2021-03-08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本意要剿灭兴起于山东的义和团,但慈禧下旨扶植义和团。袁世凯于是下令:查办假义和团,扶植真义和团。下属问如何辨别真假?袁世凯说:开枪。义和团刀枪不入,能打死的都是假的。

康有为的另一面:妻妾成群 借保皇会大肆敛财(图)
2021-02-23

康有为在海外是怎样欺骗华侨的呢?他说:现在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关起来了,皇帝要我组织营救,于是康有为在海外开了一家公司,名叫保救大清皇帝有限公司,简称“保皇会”,又称保皇党,当时海外华侨都忠君爱国,一说要救皇上,而且成功之后还有提成,哇,太好了,纷纷解囊,康有为因此赚的个盆满钵满。后世人只记住了他那场失败的戊戌变法,而至于他在海外以保皇之名疯狂敛财的往事,则忘记得一干二净。

起草慈禧向列国宣战诏书的大才子命运:也是一把夜壶 (图)
2021-02-05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岁在庚子,五月廿五日(西历6月21),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向十一国宣战。从文本上来评价,这封诏书写得不错,文采斐然,气势豪迈,情理交融。诏书开头叙述清廷为政仁厚,特别是对列强采取怀柔政策,可列强得寸进尺,欺人太甚:我朝二...

清朝最佛性考生是他 写8个大字当状元(图)
2021-01-29

在古代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众多学子进入朝堂为官的主要途径,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的名次,考生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在科举考试中,考中殿试第一的就是"状元",而晚清有一位状元,在殿试时奋而下笔写下了8个大字,就连当时阅卷的皇帝看了也激动发抖,他就是清朝时四...

震惊! 被中共歪曲最严重的“八国联军”真相(图)
2020-12-31

中共歪曲或误解最严重的一段中国近代史:八国联军之战。(图片来源:公有领域)八国联军之战是被中共歪曲或误解最严重的一段中国近代史。八国联军为什么进军北京?两句话可以概括(1)清廷既然向西方各国正式宣战(这场战争由清廷一手挑起,西方各国不过是应战而已),外国联...

【老照片】慈禧给盛宣怀的诏书为证 清朝时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图集)
2020-11-03

【史海钩沉】1893年,慈禧太后再次提起钓鱼岛,并以太后诏书的形式将钓鱼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采药用地。诏书原文如下:“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

【老照片】清朝居然有假租界 百年债券质疑中共政权合法性(图集)
2020-08-10

百年债券令中共政权陷合法性困境。一批百年前清政府发行的债券,让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再次受到质疑,并陷入摆脱不了的困境。这些债券的市值目前已经高达1.6万亿美元,如果中共要证明自己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就必须还钱,如果不承认对这笔债务的继承权,那么它就必须承认中华民国才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光绪皇帝关于国家新闻自由的批示 至今仍能警醒世人(图)
2020-05-24

光绪皇帝认为报纸有两重任务。一是报道国家的政策、法令,即所谓“宣国是”;一是反映社会动态,表达百姓的愿望与意志,即所谓“达民情”。中国古代的《邸报》,清代的《宫门抄》,其内容都是皇帝诏令,官家意旨,光绪皇帝要求报纸“达民情”,反映人民的心声,显然是个大进步。报纸不仅是一种宣传工具,而且应该传播知识,扩大、增进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了解。只有报纸说真话,说实话,才能帮助“朝廷”了解实际,了解民情,作出正确的决策。

现存这7张光绪照片 专家说“只一张是真的”!(图集)
2020-01-21

慈禧有很多照片存世,甚至王公贵族,下到宫女、太监,都有很多真实照片流传下来。但却少有光绪的照片,这是为什么呢?照相术诞生于1830年代,1844年就开始进入中国澳门、广东等地。开始国人不接受这项新技术,认为会把人的魂魄摄走,到了1880年代,清廷内的照片慢...

历史老照片:她是晚清最漂亮的皇妃 也是光绪一生独爱的女人(图集)
2019-09-06

在清朝历史上,光绪皇帝的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他最爱的女人,那就是珍妃。而光绪帝生命中出现的三个女人:隆裕皇后、珍妃和瑾妃都是慈禧太后选定,而他独爱珍妃一人。那么,光绪最爱的妃子到底长什么样?图:光绪和珍妃合影。 历史照片:上色的珍妃照片。清宫剧中的...

【老照片】皇族内阁难续大清残命 最后一次签字李鸿章大口吐血(图集)
2019-04-01

【皇族内阁】1911年5月8日,清廷改革旧制,实行责任内阁,但13人的内阁中满人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只有4人,此举彻底打破了改良派和以汉人为主的地方实力派的幻想,人们普遍认为,清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所以当几个月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时,没人再愿意捍卫这个皇朝了。

【微揭秘】惊人 看看晚清甩中共多少条街?(组图)
2019-03-22

1.派人出国留学并择优录取,未见有骇人听闻的幕后交易;2.慈禧晚年着手推行宪政,遏制专权,甚至制定了时间表;3.放宽言论限制,包容异己,连汪精卫这样的预谋弑君者,竟然保住了人头并最终获释;4.即便自顾不暇,亦不忘垂顾海外同胞,派军队震摄南美的暴乱排华。

雷颐: 改开40年改革已死 清朝覆亡前两次改革教训(图)
2018-12-30

慈禧太后(中)和光绪帝隆裕皇后(左二)等人。(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按:在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并没有如预期提出新的改革举措。大陆的知识份子及中共体制内人士都普遍认为“改革已死”,并对中国的前景感到焦虑与悲观。120年前,清朝开始了两...

【大跃进老照片】疯狂!家里没一件铁家什 山药每亩要种15万棵(图集)
2018-10-15

县委书记张国忠要求每亩山药必须达到15万棵以上,达不到者受惩罚。屋里没了米面,连盛粮食的筐篓盆罐都已收走。也没了铁锅;铁锅都被集中,打碎,扔进了炼钢炉,同时扔进炼钢炉的,还有铁饭勺、铁锅铲儿、灶膛里的铁炉齿,以及铁秤砣、门钌铞儿、纺棉线的铁锭子、钉在地上拴羊的铁橛子。土坯黄泥砌成的炼钢炉,烧光了村里的大树小树,家中的箱柜桌椅、板凳木墩。

【清朝老照片】中国最后一次上朝实况 慈禧戴花镜细看城墙上的洋人(图集)
2018-09-24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末代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了大清最后一次朝见礼仪,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专制制度在形式上结束了。但之后帝制的幽灵一直在中国大地上神出鬼没,先有袁世凯的有形复辟,结果遭全国人民讨伐,不久就失败了,后来的人聪明了,改称领袖了。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的因果故事
2017-07-12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半天,早已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正好来到“十六铺”的茶楼,进去匆忙喝了点茶就...

溥仪买票进故宫 在光绪房间看到一张照片 当场跟专家吵起来(组图)
2017-07-08

溥仪买票进故宫,在光绪房间看到一张照片,当场跟专家吵起来 溥仪劳动改造释放后,一次和杜聿明几个朋友去故宫。 溥仪走到门前,却被检票员拦下,检票员告诉溥仪,要去旁边先买票,凭票参观。 溥仪纳闷了,低声嘀咕道: 我今回自己家,还得买门票? 他们来到光绪帝的...

陈寅恪家史:侵华日军不敢做的事造反派做到了(图)
2017-05-16

陈寅恪这位学贯古今,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为何不写中国近代史呢?陈寅恪先生的祖父涉及到戊戌变法,父亲经历过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而陈寅恪先生年近中年,却双目失明,到香港避难,晚年时又屡遭红卫兵造反派折磨。陈说了一句:...

【微揭秘】惊人 看看晚清甩中共多少条街? 老照片
2017-03-19

【晚清甩中共多少条街?】1.派人出国留学并择优录取,未见有骇人听闻的幕后交易;2.慈禧晚年着手推行宪政,遏制专权,甚至制定了时间表;3.放宽言论限制,包容异己,连汪精卫这样的预谋弑君者,竟然保住了人头并最终获释;4.即便自顾不暇,亦不忘垂顾海外同胞,派军队震摄南美的暴乱排华。

1902年光绪皇帝回銮照 真实的皇帝回宫(组图)
2017-03-12

回銮:旧时称帝王及后妃的车驾为“銮驾”,因称帝、后外出回返为“回銮”。这组图片真实记录了清朝时帝王回銮的壮观景象。 1902年袁世凯进大清门 两宫銮驾进大清门 前门瓮城 光绪黄轿进入前门 正阳门彩牌楼 前门瓮城 前面 光绪的黄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