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光绪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光绪
义和团有多大的能耐?(图)
2022-06-28

义和团有多大能耐?按他们自己的说法,一是神灵附体之后,可以刀枪不入。二是能靠念咒烧毁洋人的教堂,只要念了咒,用手一指教堂,说声:着!火就起来了。三是可以念咒闭住洋人的大炮,让大炮自己炸膛。四是某些道行特别高的人,比如黄莲圣母,可以元神出窍,溜到洋人的阵地,把洋人大炮上的零件和螺丝...

起草慈禧向列国宣战诏书的大才子命运:也是一把夜壶(图)
2022-06-21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凌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昨日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光绪皇帝死之谜(图)
2022-06-18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躺在冰冷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满含悲愤离开了人间。第二天下午,操纵晚清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仪鸾殿内,终年74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一传出,就震惊了海内外。人们普遍认为,光绪在慈禧...

开发民智 追求新闻自由 光绪皇帝的办报思想(图)
2022-05-24

第一,光绪皇帝认为报纸有两重任务。一是报道国家的政策、法令,即所谓“宣国是”;一是反映社会动态,表达百姓的愿望与意志,即所谓“达民情”。第二,光绪皇帝要求报纸“胪陈利弊”,这就是说,报纸的言论要全面,既要报“喜”,也要报“忧”。第三,光绪皇帝要求报纸“开拓见闻”,报纸不仅是一种宣传工具,而且应该传播知识,扩大、增进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了解。

西太后的戒指(图)
2022-02-06

戊戌政变之后,囚禁了光绪,杀了六君子,把一系列参与变法的官员撤职的撤职,关的关,流放的流放,尽废新法。令西太后没有想到的是,她自家关起门来的政变,居然让西方列强很不开心。西方以及在中国的西方人都在传说这个太后的暴行,好多西方人在中国受袭击的事件,也被归罪于...

慈禧与光绪的恩恩怨怨(图)
2022-02-02

光绪帝(网络图片)《清稗类钞》中也有珍妃被慈禧赐死的记载。《故宫周刊》还曾采访过亲眼目睹珍妃被害的太监唐冠卿,唐冠卿也力证是慈禧下令害死了珍妃,执行这个命令的是太监崔玉贵。崔玉贵清亡后,也坦然承认是自己奉慈禧之命推珍妃下井的,他还说:我不会忘掉那一段事,那...

晚清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太监(图)
2022-01-18

宫廷里有阉人的,不止中国,东方好些国家都有。但只有在中国的朝廷里,阉人是被叫做宦官的,因为,他们的确是一种官儿,底层的小宦官暂且不说,但凡混出点名堂,就有官职,有品级,在有些朝廷,比如南北朝,宦官还可以封王。到明朝,由于宦官的衙门,是十三监,所以他们又被称...

袁世凯的朝鲜练兵才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图)
2022-01-04

就袁世凯来说,朝鲜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飞黄腾达的起步点。世人以为袁从小站练兵起家,其实如果袁在朝鲜没有杰出的成就,清朝练新兵的责任就不会交给他,他不在小站练兵,光绪和维新党也不会选中他劝王,他没有谭嗣同要他勤王,就无法向荣禄告密而得到慈禧太后的重视,所以朝鲜的成就是袁一生的开始。

怎样评价慈禧这个人?(图)
2021-12-28

怎样评价慈禧太后这个人?是我在教学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按中国传统史学的讲究,称谓本身就说明问题。一般来说,称晚清当政的叶赫那拉氏为慈禧太后,就包含了肯定意味,因此慈禧是两个好字眼,而且是经她认可的尊号。而称她为西太后,就多少有点贬义,因为按满人的习惯...

清末“永平秋操”军演 等来的却是武昌起义(图)
2021-10-12

时下,被炒滥的清朝那些事儿多是些帝王风流韵事或是王府豪宅内的糜烂生活描述,以及阴宅建筑奢华考究……除了戏说就是后代强加的所谓研究或是猜测。但长期隐而不彰、少人闻晓的军事题材却是空白。今天俺向诸位侃一段涉及晚清军事的清朝那些事儿。前清政权在灭亡前夕,风雨飘摇...

他们三个,哪个更爱国
2021-10-01

清廷折磨斩杀犯人的状况 (网上图片)刚刚过去的9月28日是戊戌六君子的忌日,估计知道的人不多。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被押往京城菜市口处斩,这六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其中,谭嗣同出身官宦家庭,他父亲叫谭继洵,是当...

进退失据的西太后(图)
2021-07-05

甲午惨败之后,西太后并不是不知道大清需要变法,不变法即不足以保大清。光绪把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呈给她,她看了还说写的好,非常剀切。但是,退居二线的太后,最担心的事儿,不是大清亡与不亡,而是她的权力会不会因变法而逐渐消亡,最后只能躲在颐和园绣花观鱼。这对于...

有关戊戌变法的问答(图)
2021-06-28

只要光绪皇帝背后站着一个权欲熏熏的母后,这场变法,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帝后二元结构,是变法的致命伤。其他的,比如变法设计者的失当,光绪皇帝的操之过急,保守派势力强大等等因素,都是次要的。几年后,只要西太后的态度变了,原来的因素都还在,但清朝的新政,就推行下去了。如果不是西太后死后,继任者开倒车,事实上反改革,新政是有可能成功的。

【老照片】庚子国难慈禧被他忽悠了 谭嗣同死在如今更是一文不值(图集)
2021-06-27

谭嗣同如果在今天,扔菜叶子的人会更多,并且不光扔菜叶了…百年前,谭嗣同血溅街头,引颈就戮。旁边的看客要么哈哈大笑拍手叫好,要么朝他扔垃圾,甚至最后一拥而上,分抢其遗体作为治病之药。他们只知道这是破坏满清安定团结的谋逆大罪。

戊戌变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图)
2021-05-31

中国传统历史读物所说的戊戌变法,主要的史料来源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说法,然而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说法是假的,所以中国人读到的戊戌变法历史是假历史。问: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戊戌变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外敌压力,例如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当中的失败,使大清帝国的知...

晚清改革与等不及的年轻人(图)
2021-05-03

011905年9月24日,北京正阳门火车站,戒备森严,冠盖云集。由皇族亲贵、朝廷重臣组成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团正准备启程,分赴欧美日本等各国,考察立宪经验。革命党人吴樾怀揣炸弹,混上专列,准备发动自杀式袭击。因炸弹意外提早触发,吴樾当场身亡,五大臣中两人受轻伤...

震惊了被中共歪曲最严重的“八国联军”真相(图)
2021-04-23

中共歪曲或误解最严重的一段中国近代史:八国联军之战。(图片来源:公有领域)八国联军之战是被中共歪曲或误解最严重的一段中国近代史。八国联军为什么进军北京?两句话可以概括(1)清廷既然向西方各国正式宣战(这场战争由清廷一手挑起,西方各国不过是应战而已),外国联...

戊戌变法真相:慈禧并不反对变法 反对政局失控(图)
2021-04-05

与世人宣传的相反,慈禧太后并不反对变法,她反对的是政局失控。大家听到慈禧太后关了光绪皇帝的紧闭,立马要站队,于是袁世凯、荣禄这些人就向慈禧太后报告,说维新党曾经要杀你,这就是慈禧太后下令诛杀六君子的原因。

我看光绪这一生 慈禧毒死光绪的动机分析(图)
2021-03-15

科学刑侦的手段查明:光绪死于砒霜中毒。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是慈禧太后下令毒死了光绪,然而至今来说,慈禧太后仍然是这起凶案的最大嫌疑人,理由不难理解,换了我是慈禧,在我死之前,我肯定要毒死光绪,原因有两点:1、换了我是慈禧,我十分担心我死后,光绪会与洋人纠结到一起,断送大清260多年的江山;2、换了我是慈禧,我十分担心光绪在我死后受康有为等人怂恿,对我进行清算,掘墓鞭尸。总之,换了我是慈禧,于公于私,我都要在我死之前,毒死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