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疫情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中国疫情
路透社独家:中国可能明年春天完全放开出入境疫情管控(图)
2022-12-06

据路透社独家消息,中国可能在周三宣布进一步放宽疫情管控的措施。有分析家预测,中国有可能在明年撤销出入境的疫情管控,明年春季可能实现完全放开。

路透:中国最快12/7再提10松绑措施 传染病防控明年1月可望降级(图)
2022-12-06

路透社今(12/5)独家报导,中国官方可能最快在周三(12/7)再公布10项松绑措施,补足“防疫优化20条”不足之处。

张文宏谈中国疫情:关键不在核酸清零(图)
2022-12-04

中国防疫政策变化,意味着对疫情控制的大方针出现改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3日在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表示,走出疫情的关键,在于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建立免疫屏障。未来对新冠病毒流行的控制,可能不在于核酸清零,...

中国取消航班熔断并缩短密接隔离 股市反弹惟网民仍忧“清零”不改(图)
2022-11-11

在清零政策导致中国隔绝于外,并引发强烈民怨后,中国政府周五(11日)发布通知,调整抗疫措施,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次密接),并缩减了对入境旅客和新冠病例密切接触者所要求的隔离天数。受利好消息激励,亚太股市普遍造好,人民币和大宗商品均走强。但中国网民对相关政策调整反应两极,有人认为“发了一堆文件也顶不过一句坚持动态清零”。

中国疫情汹涌形势严峻,中共最高层无意近期放宽清零政策(图)
2022-11-10

广州当局为控制疫情坚持全员核酸检测,控制人员流动,暂停大量航班和公交运行,全市11个区大部分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抗疫限制性措施,但当地政府仍然在极力避免采取像上海那样的封城措施。

彭博社:中国拟取消国际航班熔断机制(图)
2022-11-05

彭博社4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日前要求民用航空局联合相关部委,研拟取消国际航班为防疫而实施的“熔断机制”。报道说,这显示中国正设法缓和“动态清零”的不利影响。

中国前首席防疫学者:动态清零政策将有重大改变(图)
2022-11-04

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学首席科学家、现职中国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专门委员的曾光,4日在花旗银行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将在“未来五至六个月间,发生重大改变”。

郑州疫情大爆发!机场取消665班次近100% 还有3地相同处境(图)
2022-10-31

中国河南郑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且不仅如此,包括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也都传出机场因疫情大规模甚至100%取消班机状况!郑州疫情爆发,机场航班取消率接近100%。翻摄自微博中媒《第一财经》报导,广州今日已取消888个航班,郑州今日航班取消率接近100%。报导指出,根据航班管...

二十大后疫情突升温 两亿人受封控影响(图)
2022-10-28

2022年10月27日,居民在北京一个病毒检测点外排队。美联社图片中共二十大后,广州、武汉、西宁等地疫情持续升温,加上早前新疆及西藏等地继续实施封控,野村证券最新报告评估,截至10月24日,中国28个城市正在实施不同程度的封锁措施,受影响地区涵盖2亿多人。上海一位防疫志愿者说,入...

中国何时终结动态清零政策?要关注这3个信号(图)
2022-10-26

未来三至五个月要留意三个迹象,可能预示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即将退场。路透虽然 中共领导人在中共20大期间,并未表明严格的清零防疫限制措施及将转向,但一些经济学家说,还不必陷入绝望。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未来三至五个月要留意三个迹象,可能预示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

过度防疫 中国“新型饥荒” 民众哭诉没饭吃 抗议持续(图/视频)
2022-09-12

中国各地政府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面对食物短缺出现的饥荒,有人下跪求助,而警察则对拒绝做核酸的人采取各种强制措施,甚至闯入民宅对居民大发雷霆。也有的社区居民高呼口号,要求立即解封。

中国疫情烧不停 多地政府喊话:中秋非必要别返乡(图)
2022-09-03

中国多地政府呼吁市民,中秋假期非必要不返乡,避免疫情传播。图:翻摄自中新网中国多地疫情再度爆发,多地遭封控管制。据港媒《星岛日报》报道,深圳福田区、罗湖、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6个区,昨(2)日宣布今、明两天周末封城,开展两轮全员核酸检测,除药局、超市、医院外一律停业。多...

北京独立智库:中国到了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时候(图)
2022-08-30

北京独立智库:中国到了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时候。北京独立智库“安邦谘询”近日发表报告指出,新冠疫情的致病危害已经大大降低,防止经济失速风险应成为国内的头号任务。中国如果要在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形势下趋利避害,就需要根据疫情的最新变化,科学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以恢复经济为重,在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