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邓小平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邓小平
林非:李克强的悲剧也是中国改革的悲剧
2024-10-30

当他选择了与一个拒绝开放党内、党际竞争的竞争对手共治的开始,他的政治生命和肉体就都选择了死亡。他的悲剧正是中国改革的悲剧,一个选择经济改革而在政治改革面前踟蹰不前的悲剧性路线,最终葬送了所有的改革者。这或许就是李克强的周年祭日里,人们无限惋惜却难以再说什么的原因吧

年轻得志王洪文为何失宠于毛泽东?(图)
2024-10-29

我问廖祖康,王洪文身为党的副主席,却在中南海钓鱼、打鸟、玩摩托车,是否确有其事。廖祖康说:“事情是有的。不过,王洪文刚进北京时曾经十分小心谨慎。后来,他失意了,就玩了起来。这可以说是他失意时心情的流露。我曾劝过他,中南海是什么地方,你在这里嘭嘭嘭骑摩托车兜风,别人会怎样说你?影响多不好!可是,当时他连我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百年真相】习想终身制 邓小平早暗留“后门”
2024-10-16

邓小平真的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了吗?今天,我们就根据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对邓小平的访谈等资料,就此做一个历史回顾与考察。

【老照片】蒋经国一针见血指出了“一国两制”三个本质缺陷(图集)
2024-10-15

“一国两制”有三个本质缺陷:1.逻辑上矛盾性,如果“一国”很好,为何要“两制”?“一国”和“两制”在本质上存有冲突及不调和,“一国”总是优先于“两制”。2.时间上过渡性,不是永恒的。终将趋向于“一国一制”,即中共一党专政下的社会主义制度。3.实行上压制性,“两制”并不对等。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目的是把台湾、香港、澳门统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

邓小平1980年承认“共产党对人民犯了罪啊!”(图)
2024-10-12

苏联对中共的扶持更是中共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已有不少回忆录透露了中共成立前后苏联源源不断供给活动经费的史实。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记载,中共早期的领袖张太雷每月从他处领取大洋220元,是当时香港海员工人月薪的十倍。二战期间苏联驻延安的特使弗拉迪米洛夫在日记中也写道:“我亲眼目睹了这类金钱移交。毛对此十分清楚。他自己就得到了不少。”负责坐镇上海租界领取和分配苏联汇款的人可能就是陈云,

邓小平隔代指定接班人 除胡锦涛还有一人
2024-10-09

已经过世的毛泽东秘书李锐生前曾透露,邓小平在中共十四大上不仅隔代指定了总书记接班人胡锦涛,还隔代指定朱镕基接任国务院总理。胡锦涛与朱镕基两人都是宋平的门生。毛泽东秘书李锐生前曾表示,外界关于邓小平在十四大上为江泽民隔代指定了总书记接班人的说法不错,但只说了其一,未说其二,其实在十...

邓小平在高岗事件中的角色(图)
2024-10-09

从邓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是邓向毛告的密,而且让毛开始注意此事。1953年12月24日,毛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不指名地提出党内存在小组织活动的警告,次年2月7日在召开的七届四中全会上,由刘少奇做了“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的报告,不点名批评了高、饶。此时的高、饶已然失去自由,连列席旁听的资格都没有了。 1954年2月17日,高岗用手枪自杀未遂。4月29日,高岗向中央交了《我的反省》;8月17日,高岗在软禁中服安眠药自杀。

胡平:点评戴晴《邓小平在1989》
2024-10-07

(一)不久前,自由亚洲电台和美国之音都发表了对著名记者戴晴的专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议论。在专访中,戴晴主要讲述的是她在纽约的博登书屋出版的那本书《邓小平在1989》。在六四30周年的2019年,香港的新世纪出版社就出版过戴晴这本《邓小平在1989》。和5年前的新世纪版相比,博登...

未普:就只有他曾让邓小平李先念如此心惊胆颤
2024-10-07

在陈云看来,法从来不应大于党。他说,胡乔木的儿子犯了国法,应当通过党内正常渠道先找胡乔木谈话,哪怕是要他在党内就教子无方作检查,但让警察进入中南海查抄一个中央领导人的家,搞什么“执行公务”,就是来者不善;而胡乔木和胡耀邦之间本来就有的矛盾,也因此而超出了正常的党内生活范畴,性质变了。

【老照片】邓的黑猫白猫 不过是从中共利益出发 让中共永远执政(图集)
2024-10-06

后来查出来是艺术家尊子做的。他给邓小平一个红椅子,好像是告诉观众,不要被“”给糊弄了,邓是坚定的共产党。现在看得很清楚了,他的所谓“改革”,就是为让中共永远执政。

王丹:以邓小平之道还治邓小平之身(图)
2024-10-06

通过一句“完整,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既保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的连续性,展示了他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又巩固了自身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开创属于他自己的时代。邓小平如果看到自己明褒暗贬毛泽东的套路,被习*近*平如此炉火纯青地用来对付自己,不知道心中会作何感想。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有人把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大会上的讲话,看作是他对邓小平重新表示敬意,甚至是有意重现邓小平时代的政策,那将是大错特错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