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学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经济学
拜登避谈“拜登经济学” 或已成为政治包袱(图)
2023-12-02

媒体开始注意到,一个曾经是乔‧拜登总统荣誉徽章的词可能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包袱,拜登经济学曾被拜登总统用来描述他的经济学说,如今却被用得越来越少。最近几周,拜登总统不再使用拜登经济学。从他在科罗拉多州吹捧《降低通货膨胀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身在美国报道前方的康辉,最该当面向拜登提出这一尖锐问题(图)
2023-11-22

我们已经进入了中美元首会晤的场地,会被允许拍摄开场白部分。身在美国会场最前方的央视主持人康辉,笑意盈盈地在媒体等候区出镜,向国内发回了视频报道。看到此人,不由想起今年2月,他在视频中痛斥美元霸权的画面。当时康辉是这么说的:美国凭借着一张成本只有大约17美分的百元美钞,就让其他国家...

中共为何急不可耐清算“李克强经济学”(组图)
2023-11-19

前中共总理李克强刚刚去世,对他的政治遗产的清算就已经开始了,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当局对国有企业做出了新的指示,反映出中共的一、二号人物的内斗仍在持续。

吴惠林:第三十一章 终章—返回亚当.史密斯的世界
2023-11-06

经济的幸福力——新人生经济学(作者提供)二0一六年台湾的夏天,不只是酷暑,暴风雨更是不断,七月八日的第一个强台尼伯特几将台东摧毁。其实,全球各地也都显现气候变迁的实景。早在二00三年八月初,国际媒体报导,欧洲受热浪侵袭,竟有三万五千人死亡。二00三年六年七...

吴惠林:第二十八章 经济学的演化
2023-10-31

(作者提供)自一九七0年代末起,共产国家就风起云涌放弃共产体制,向市场经济倾斜。苏联和东欧诸国,以及中国等指标国,都纷纷采取开放市场、放权让利措施,尽管在政治体制上有些国家仍坚持威权作风,如中国,但在经济层面却不得不往自由开放大步前进。共产世界是这种情况,在民主自由世界里,政府在...

吴惠林:第二十章 政府型独占,利民?害民?(图)
2023-10-12

(作者提供)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台湾民众经历一场大停电梦魇,不幸的是正值盛暑,热醒了无数人的好梦,一时之间各个公园竟然困客盈庭。不过,在全台一片黑暗中,中部靠海一角却显露光明,那是位于云林麦寮的台塑六轻厂。这幅景象所反应的对比是:依赖台电的台湾广大民众饱受折磨,自行汽...

吴惠林:第十六章 排队经济学(图)
2023-10-07

(作者提供)在一九九五年冬天,我和几位气味相投、志同道合的同事,常步行至离研究院不远的工业技术学院(今日台科大)餐厅用午餐,一来难得一天中有段散步的短时光,对已渐老化的身体有些益处,二来冬天的暖阳洒在身上,十分舒畅,三来可以享受自由点菜的乐趣,四来饭菜费也的确相对较低廉,菜色的品...

吴惠林:到地狱之路往往是好意所铺成的
2023-10-06

据了解,放生是一种传统宗教习俗,由来已久,而放生团体也往往强调,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并兼顾宗教放生的意义,在放生活动前都会先请教专家,以“环保放生”取得平衡。既然如此,一定是有信众并不遵循专家指示,或者专家提供的方式并不合用。无论是哪一种都应加以改正,不过,或许正如保育团体指出的,在“庞大商机”下,有些团体不重修行,专司放生,还告诉信众:动物死亡是其业障,即便放生途中死去也能获得超渡,并不折损放生的功德。

李靖宇:经济大梦碎 中共杠上经济学?(图)
2023-10-01

在可见的未来,中国人看不见希望、中国经济势必继续下行。一曲流行音乐《大梦》,唱出当下的社会氛围,火速爆红。(网络截图)最近中国经济下行是一个热门话题,全球媒体、专家和民众都在热烈讨论,然而,回归本质,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就是中共杠上了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古典学派经济...

吴惠林:爱心不当反成为害 做慈善先读经济学
2023-10-01

二0一三年淡淡三月天的台湾街头,曾出现多处免费分送高丽菜的摊位,一旁还挂着爱心助菜农的招牌。据知,主事者多为慈善团体或村里办公处。对于这样的爱心,有人为文质疑:是在帮助菜农,还是伤害菜农?并且认为慈善团体向菜农采购高丽菜免费分送给消费者,正是爱之适足以害之的典型实例。爱心不当反成...

吴惠林:第十一章 生儿育女经济学
2023-09-25

倘使生育力的个体经济理论可适当解释我们当前(生育率低)的现象(应该是的),那么,除非到了那么一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到达小孩子对父母的价值再升高(或其相对价格下跌了),否则任凭政策如何订定(也许某些奖励措施可产生诱因,但其成本颇高),要想稳住出生率使之不降,甚至提高出生率,恐怕将会事倍功半!至于家庭计划所发生的效果,是居于辅助性的地位,只能配合行为观念的转变而因势利导。

吴惠林:第十章 现代婚姻经济学
2023-09-23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作者提供)当二十世纪来临时,西方社会的离婚现象才普遍出现;多年来,台湾的离婚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往好处想,是赶上先进国家的一项证据,但却有不少人感叹世风日下,也有许多人担心文化沉沦。不过,尽管在此风不可长的舆论压力下,尽管在离婚法的限制下,离婚事件...

吴惠林:第六章 诚信是经济学的根本
2023-09-15

(作者提供)如前所述,经济学这门学问,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以人作为关切焦点,无非希望所有降生在凡间的平常人,都能幸福快乐地过活。推而广之,所关切的人,不只是这一代的人,更扩及世世代代无穷尽的未来,而且还希望未来的人生更为幸福、美满。因此,经济学当然是生活化的,一切都围绕在活生生的...

吴惠林:第五章 经济学的灵魂——“供需原理”(图)
2023-09-13

(作者提供)在分析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及理性自利这两个个别行为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后,我们再回到个人行为的目的,正如第一章中所强调的,任何一个人终究是追求幸福的增进。为了达此目的,必须消费物品,而物品是由生产者使用生产因素制造出来的,最后由供需双方在产品市场内完成交易。因此,供需原...

张鸣:官家的把戏,都给吴思说破了(图)
2023-09-07

吴思写吴思有点困难,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找到他的毛病,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看都那么完美,完美的人不是不能写,而是写者自己觉得有点麻烦,找不到茬儿调侃。吴思是我见过的最聪明也最冷静的人,七八年上大学的时候,如果学的经济,那么今天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肯定有他一个,没办法,当年文学历史才...

吴惠林:第二章 学习经济学的四个理由
2023-09-07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作者提供)上一章已点出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之一门学科,而且也把人的行为之最终目的定义为追求满足或幸福。既然如此,每一个对经济学跃跃欲试的人自然会问:经济学能给个人带来满足或幸福吗?或者换句话说:经济学对人到底有何用处?钻研法律经济学的经济学者大卫....

吴惠林:第一章 经济学的诞生
2023-09-05

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M. Friendman,1912~2006)则简单的将经济学看做“一个特定社会如何解决其经济问题的科学。”而一九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P. A. Samuelson,1918~2009)说:“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选择,亦即如何运用稀少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财货,而且将它分配给人们消费。经济学是以成本和效益分析如何促进资源的使用。”奥国学派大师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则直截了当的定义经济学是在“研究人的行为”。

吴惠林:现代人应该读亚当·史密斯的《原富》(图)
2023-08-09

原富(国富论)(上)、(下)封面。(作者提供)正如哈利.强森(Harry G. Hohnson,1923~1977)教授所言,所谓经典名著就是每一个人都听过,却没人真正看过的书。一九八七年领衔四位台大经济学系教授写作畅销基础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的台大经济...